当前位置: 上海股疝专科治疗医院 >> 股疝诊断 >> 水果方食疗方经络方冬至家庭养
冬至养生原则与方法
冬至不过不寒,夏至不过不热
冬至为1年中最寒极之节气,寒极生阳,是体内阳气初生,就象婴儿初生,保护阳气不泄,是养生重点,故保暖+补肾养心+早睡晚起是养生原则.
1、水果方:在冬至节气水果不宜,建议煲羊肉汤。
冬至最好御寒煲羊肉汤,
早上喝些红糖姜水祛寒。
2、食疗方:
冬至节气吃山西综合五谷食材g(节气前配送,)+石斛丶巴戟、苁蓉可补肾养心(注:此食疗方煲汤当饮料、渣打浆。服用10天可见效)
3、保暖重点是护腰肾和膝盖,还有脚底,可用保暖腰带,护膝,脚泡温水后早睡晚起对护阳保暖很有帮助(泡脚最好时间17:00~19:00)
4、艾炙肚脐及关元补阳扶阳特有四两拔千斤之功,中午多艾炙,精力更充分.
5、经络方:需要处理的经络穴位
a、足厥阴肝经
推拿膝关丶大敦等穴位可引阳护下肢,保证四肢关节温暖。
足厥阴肝经共有14个穴位,左右各1。起于足大趾爪甲后丛毛处的大敦穴,沿足背向上至内踝上8寸处交出足太阴脾经以后,上行过膝内侧,沿大腿内侧中线进入阴毛中,绕阴器,至小腹,向上穿过膈肌,散布于胁肋部期门,沿喉咙的后边,向上进入鼻咽部,上行连接目系,出于额,与督脉会于头顶部。
肝经上的容易梗塞的位置分别是膝关穴。
清除肝火第一穴——大敦穴
大敦穴,位于大拇趾(靠第2趾一侧)指甲约0.1寸处。
此穴是肝经的井穴,善治因气郁不舒引发的妇科症,如闭经、痛经、更年期综合征,也是医治男子阳痿、尿频、尿失禁的要穴。肝胆湿热、妇人崩漏可以采取“大敦穴”放血的方法医治,对情绪焦虑可采用指甲爪切的方式来减缓。
另外,大敦穴是医治疝气的殊效穴位。《玉龙歌》曰:“7般疝气取大敦”,《胜玉歌》曰:“灸罢大敦除疝气”。疝气有多种,常见的有腹股沟疝、股疝、脐疝、切口疝等,多是由于咳嗽、喷嚏、用力过度、腹部过肥、用力排便、小儿过度哭泣、老年腹壁强度退行性变等缘由使腹腔内产生负压,致使腹腔内气压增大,迫使腹腔内的游离脏器通过人体正常或不正常的薄弱点或缺损、孔隙而进入另外一部位。调治疝气时,非专业人士可以用艾灸或爪切大敦穴的方法医治。
b、足少阴肾经
足少阴肾经上有27个穴位,均为双穴,左右各1。足少阴肾经的循行路线起于足小趾之下,斜向上通过足心涌泉穴,向上沿内踝后,进入足跟,再上星宇腿肚内侧,从腘窝内侧出,向上行于大腿内侧后缘,通向脊柱。除有1分支从肺中分出,络心,注于胸中,交于手厥阴心包经外,还有一腧府通路:行于腹部前正中线旁开0.5寸,胸部前正中线旁开2寸,止于锁骨下缘的俞府穴。
膀胱经上的容易梗塞的位置分别是大钟穴、水泉穴、照海穴。
肾经三穴
01大钟穴拇指或食指顺着跟腱内侧向下轻推至骨头处停住不动,按揉大钟穴1分钟,如有刺痛的感觉,说明肾经梗塞,可能会有腰酸、咽痛等症状,延续按揉5分钟,痛减。
02水泉穴水泉穴为肾经的郄穴,为肾之气血所深聚之处。肾为水脏,主水,此穴又似深处之水源故名“水泉”。用对侧手的拇指点揉,如果肾气衰弱有尿频、尿急、手脚凉的人,此处会有酸、胀痛感,初次按揉后可能会有红肿乃至破溃,勿惊惶。
03照海穴照海穴在水泉穴的斜上方,踝骨的骨缝处,点揉时拇指置于穴位处并向斜上方微微发力。照海穴是八脉交会穴,有句歌诀交“阴跻照海膈喉咙”,意思是咽喉方面的疾患,可以通过针刺阴跷脉或照海穴来医治。所以,只要咽喉有问题点揉照海穴会有刺痛或胀痛。
肾经的最好探查、疏通时间是在下午5~7点钟,点揉大钟穴、水泉穴、照海穴探查,如有疼痛可在痛点处点揉5分钟。
实践中,疏理大钟穴、水泉穴、照海穴,对慢性咽炎的效果颇佳。
看“涌泉穴”,知肾气强弱
在足疗店充斥大街小巷的时候,人们常貌似懂行地说“足底保健好啊,全是穴位”。事实上,个穴位中,在足底的只有一个“涌泉穴”。
涌泉穴位于足前部凹陷处,第2、3趾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端,是肾经的第一个穴位。《黄帝内经》说“肾出于涌泉,涌泉者足心也。”意思是说,肾经之气犹如源泉之水,来源于足下,涌出并灌溉周身四肢各处。所以,通过对涌泉穴的探查,可以了解肾气的盛衰。
涌泉穴按揉起来,如果有弹性,用力按揉有微微酸胀的感觉,说明肾气充盈;反之,看起来松松垮垮,按揉时无弹性,没感觉,则是肾气衰弱的表现。平时我们也可以通过搓揉、点按的方法刺激涌泉穴,到达强健身体的目的。
想要睡好觉,你可以这样做
中医穴位的命名都是有讲求的。心藏神,带“神”字的穴位都与心有关,比如心经的神门穴,任脉的神阙穴,肾经的神封穴、神藏穴,从名字上看一定与心神有关。在位置上它们距离心也很近,神封穴位于第4肋间隙(乳头正好压神封穴在第4肋间隙上),正中线旁开2寸;神藏穴在第2肋间隙,正中线旁开2寸。我们将双手握空拳,并拢在―起,用第1掌骨轻敲胸骨两侧3~5分钟,此法能同时刺激神封穴、神藏穴,可起到养心安神的作用。
c、足太阳膀胱经
足太阳膀胱经上有67个穴位,均为双穴,左右各1。足太阳膀胱经的循行路线稍有些复杂,概括来讲,该经起于目内眦的睛明穴,上额,交于巅顶,入脑络,向下经过脊柱,抵达腰部,进入体内;腰部支脉进入腘窝中,后项部支脉与腰部支脉在腘窝相合,再向下通过腓肠肌,经外踝后,沿第5跖骨粗隆,止于足小趾外侧端的至阴穴。
膀胱经上的容易梗塞的位置分别是昆仑穴、承山穴、委中穴、合阳穴。
如何探查膀胱经四穴呢
膀胱经最好探查、疏通时间下午点钟,点揉昆仑穴、承山穴、委中穴,敲揉合阳穴探查,如有疼痛,可在痛点处疏理5分钟。
01
昆仑穴
探查昆仑穴时,将同侧拇指或食指指肚置于外踝尖与跟腱连线中点的凹陷中,稍微向下抵在骨头上缘。轻揉1分钟后痛不可摸,说明膀胱经有寒,严重者本穴位会越揉越痛,此时要坚持一会儿,大概5分钟左右痛感会减轻,有人揉后出现红肿乃至起泡,3天左右方可消弱,此属经气的正常现象,切勿恐慌。
02
承山穴
承山穴的简便取法:在小腿后侧的腓肠肌中点处寻觅。很多人年龄大了,走路时腿脚发沉或睡觉时易抽筋,通过调理此穴可以减缓。自我疏理时,正座位,双腿自然下垂,用同侧的拇指或食指点揉此穴,如痛不可摸,要坚持疏通探查,疼痛会渐渐减弱至消失。
03
委中穴
探查委中穴时需正座位,用同侧拇指放在胭窝中点处,手段放松,轻轻按揉探查。针灸学有句口诀——“腰背委中求”,意思是腰背部的疾病都可以斟酌用委中穴来医治。因此腰部疾患者,用拇指点按此处一会儿,不但疼痛明显,严重者会出现突出皮肤表面的结节或肿物。逐日坚持疏理委中穴可起到强腰健骨的作用。
04
合阳穴
合阳穴在委中穴下3指宽处,探查这个穴位要由他人帮助,用敲法。有些腰腿痛的患者,委中穴痛感不明显,但合穴反应强烈,可以使用敲揉的手法渐渐疏通后,腿脚活动起对有轻盈的感觉。
准妈妈的“救命穴”
艾灸至阴穴,可以调理胎位不正。
至阴穴,足小趾外侧趾甲角后约0.1寸。
当产检发现胎位不正时,可以试试艾灸至阴穴,此方法安全简单,最重要的是,如果有效,可以自然分娩,对产妇、新生儿都有好处。只要正确掌握施治要点,灸上次,多数孕妇可使胎位转正。据统计,艾灸至阴穴改正胎位不正对妊娠个月的孕妇改正成功率最高。
施术时间最好选在下午点钟,膀胱经气旺盛之时。
·孕妇排空小便后取仰卧位,宽衣解带,脱去一侧袜子,放松全身肌肉,保持安稳均匀的呼吸,双眼自然闭合,意想腹内胎儿转动。
·施治者将艾条点燃,对准孕妇的至阴穴处施温和灸,艾条点燃端与孕妇至阴穴的距离约1寸,以孕妇觉足小趾外侧温热但不灼痛为度。
·从孕妇感觉有温热感从足小趾沿脚外侧面向外踝方向传导,胎儿在腹内频繁活动并有转动时开始计时,艾灸20分钟。
操作后孕妇保持原位仰卧60分钟,每天施灸1次,妇科体检1次,胎位转正即停施术
感冒初起,后背刮痧
肺俞穴,位于第3胸椎棘突下(平肩胛骨内角)旁开2指宽;风门穴,在肺俞穴的上方,第2胸椎棘突下旁开2指宽(即从肺俞穴向上数一个椎体棘突)。
肺俞穴是肺与天地沟通的通道,这两个穴位所在区域位于两块肩胛骨之间,《黄帝内经》云“西风生于秋,病在肺,俞在肩背”,肩胛骨是肺脏的屏障,风寒之邪容易从风门穴、肺俞穴这两个薄弱地带入侵,所以肩背的保暖十分重要。
当有风寒感冒初起的迹象时,如打喷嚏、流清鼻涕,可以在这两个穴位处刮痧或拔罐。原理很简单,既然外邪从这里侵入,只要邪气在表,就可以通过刮痧或拔罐再将它们请出身体。
刮痧的时候,刮痧板倾斜45°,从上向下匀速刮,刮痧时手法不要太重(痧能否出来与气力大小没关系),如果邪气在表,轻轻1刮,痧就能出来。
d、手太阳小肠经
手太阳小肠经上有19个穴位,均为双穴,左右各1,共38个。起于小指尺侧指甲旁0.1寸的少泽穴,经过手掌和腕部尺侧,从前臂外侧的后缘上行,在肩胛骨部位绕行,止于耳屏前、下颌骨髁状突后方张口凹陷处的听宫穴。
心经上的容易梗塞的位置分别是后溪穴、天宗穴、肩贞穴。
颈椎病患者的福音:后溪穴
后溪穴比较好找,握拳时在第5手掌与手指间关节后,可用另外一手食指点揉。如果有颈椎、肩胛疾患或小肠受寒严重者,按揉此穴分钟可有明显的痛感,一般当次按揉痛感就会减轻。
平时呢,也可以这样来刺激一下后溪穴▼▼▼▼
后溪穴还是8脉交会穴之一与督脉相通.所以常常刺激此穴还可以保护阳气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
试试看,这个穴位定让你很酸爽
这个有如此巨大魔力的穴位就是天宗穴。天宗穴在后背,所以探查需要人帮忙。
被按者正座位,上身坐直放松,术者用掌根按揉肩胛骨下窝中央(肩胛骨是一块倒三角形的骨头,轮廓清晰)。有肩颈疾患之人,此处会有强烈的痛感,并向四周放散。有时候,一指下去,会让人泪流满面,那酸爽……但,此时一定要忍住疼痛坚持疏理数日,气脉畅通后痛感即会消失。
另外,现如今大多数人贪食寒凉之品,连大冬季的也不放过,小肠经很容易积寒。这种情况可以在天宗穴处拔罐留罐10分钟,如果色彩黑紫,说明小肠经有寒,应当及时将内寒祛除,以避免以后构成病灶。所以,不要偷懒哦,在此处进行拔罐术,你我他,都可以,拔两天、歇一天,至色彩消褪为止。
降血压、疗肩痛的肩贞穴
天宗穴还有一个好朋友——肩贞穴,是医治肩部疼痛的重要穴位。
探查肩贞穴也需由他人帮助,用对侧的手操作,即左手置于右肩、右手置于左肩,其余4指置于肩关节上,用拇指点按腋后皱襞上1寸处(即肩贞穴处),多数人此处有结节,此时忍住疼痛坚持按揉5分钟,往后结节就会消散。
肩贞穴是小肠经的常见梗塞点,随时探查可以知晓经络的畅通情况。此处延续不通,逐步影响局部的气血布散,长此以往则引发颈肩痛,因此肩贞穴是医治肩部疼痛的首选穴位,而且根据日本已故针灸大师泽田健的经验,此穴有降血压的作用,泽田大师常以肩贞穴为主穴医治高血压。
小肠经最好探查、疏通时间下午点钟,按揉后溪穴、天宗穴,点揉肩贞穴探查,如有疼痛,可在痛点处点、按揉5分钟。
下面要说起的两个穴位,都不在小肠经上,但是都与小肠(经)有关。
艾灸“关元穴”,增加小肠热度
关元穴,肚脐下3寸(4指宽)。
小肠又称“赤肠”,我们也把爱帮助人的人称为“热心肠”,看来这小肠与心还真有些关系。没错,在经络学上来讲,心与小肠为表里关系,心属阳、属火,那心和肠都应该是热的。现代医学也有研究证实:小肠是人体最大的消化器官,里面有各种消化酶,这些酶是食品进行化学反应的催化剂酶,小肠工作好坏取决于肠道内的温度。最好温度为37℃,温度过低就会下降消化酶的工作效率而影响营养的吸收,并产生额外的化学产物。
前面也说到,现在人们夏天贪凉直接致使肠内温度下落,小肠经在肩胛部循行,而寒主收引,肩胛部的气血运行遭到影响,引发肩关节僵硬。很多年轻人不明此理,还以为是运动量不够而至,因而有空一头扎进健身房,直到一身大汗才停下来,紧接着就咕咚咕咚灌一肚子冷饮,以为锻炼到位了,但其实是构成了恶性循环。如果小肠温度过低,渐渐影响到心,身体的动能就会不足,看甚么都不阳光,乃至成为抑郁症的诱因。
想要保持小肠的热度,首先要管住自己的嘴。
关元穴是小肠的募穴,艾灸关元穴可以将热能补充到肠道,恢复小肠的热度,同时培元固本、补益下焦。如果有手脚冰冷、小腹冷痛、腰酸怕冷、小便清长、大便清稀、完谷不化、舌淡苔白、脉沉细等阳虚不足的症状,可以根据本身的情况,逐日晨起艾灸关元穴分钟。逐日艾灸1次,待到身体状态转好,艾灸关元穴分钟全腹即有热感,热感能延续个小时,视为正常,便可以停灸。
总之,冬至不容易出汗(不泄阳),不容易房事(藏阳),易早睡(补阳),易补肾饮食(扶阳),给身体更多阳气内敛,保证气血畅通以保持五脏六腑正常运转,是冬至养生的方向。
北京哪家医院是最好的白癜风医院治白癜风用什么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