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研究显示,女性在孕晚期服用高剂量、多菌株的益生菌补充剂后,其母乳可以减少婴儿出现疝气或消化道反流的症状。

一项双盲、安慰剂控制的随机临床试验指出,在孕妇生产前四周和生产后四周服用益生菌补充剂可以提高乳腺中细胞因子的水平,并增加新生儿肠道中lgA(slgA是保护黏膜的第一道屏障)的合成

人体的slgA水平的提高与女性(服用过补充剂)的母乳中转化生长因子(TGF-β1)暂时性增加有关。研究人员表示:“在婴儿成长的早期,TGF-β1通过影响lgA的产量和口服耐受感应对不成熟的胃肠道的生长发育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

研究详情

意大利巴里大学和罗马大学的研究人员招募了66名怀孕女性并随机将她们分成两组,从怀孕第36周一直到生产后的4周为止,一组服用益生菌补充剂,另一组服用安慰剂。益生菌含有亿个活菌,由衍酪蛋白乳酸杆菌(DSM)、植物乳杆菌(DSM)、嗜酸乳酸杆菌(DSM)、保加利亚德式乳杆菌(DSM)、长双岐乳杆菌(DSM)、短双岐乳杆菌(DSM)、婴儿双岐乳杆菌(DSM)、嗜热链球菌(DSM)构成。此产品在欧洲(Vivomixx)和美国(Visbiome)有售。

研究结果显示,益生菌补充剂对初乳中的IL6、成熟母乳中的IL10和TGF-β1的平均值有重要影响。此外,与安慰剂组相比,如果母亲服用益生菌,那么新生儿排泄物中的slgA水平较高。

疝气(英文:Colic),即人体内某个脏器或组织离开其正常解剖位置,通过先天或后天形成的薄弱点、缺损或孔隙进入另一部位。常见的疝有脐疝,腹股沟直疝、斜疝,切口疝、手术复发疝、白线疝、股疝等。腹壁疝多由于咳嗽、喷嚏、用力过度、腹部肥胖、用力排便、妊娠、小儿过度啼哭、老年腹壁强度退行性变等原因引起腹内压增高,迫使腹腔内的游离脏器如:小肠、盲肠、大网膜、膀胱、卵巢、输卵管等脏器通过人体正常的或不正常的薄弱点或缺损、孔隙进入另一部位。

如何选择益生菌:

卫生部在年对有关菌种进行了安全性评估,根据安全性评估结果最终确定了可用于婴幼儿食品的6株益生菌菌株,分别是嗜酸乳杆菌NCFM,乳双歧杆菌HN和BI-07,HN,动物双歧杆菌BB-12和鼠李糖乳杆菌LGG。其中后两种均为丹麦科汉森生产,占了国家允许用于婴幼儿食品的益生菌1/3。益生菌的作用在于“菌株”。很多研究证实鼠李糖乳酸杆菌LGG、乳双歧杆菌BB-12除了可以平衡和改善胃肠道功能以外,还可以辅助治疗湿疹和过敏的功效。选择益生菌时一要看菌株,选择上述安全性高的菌株;二看保存方式,看保存方式是否方便,如果保存不当,会引起益生菌失效;三看是否经过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的健字号食品(针对国内品牌),其功效是通过动物和人体试食试验证明的,效果是有保证的;四看益生菌制剂中是否含有奶、糖、麸质等添加物,这些物质可能会引起过敏体质宝宝发生过敏。

长按下边的







































白癜风的医院
北方乌发口服液能不能治脸部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http://www.uopkk.com//mjcczz/1695677.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