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股沟-股内侧区(股三角)

图1:内侧面观

1.缝匠肌

2.髂腰肌

3.耻骨肌

4.长收肌

5.股三角的尖,缝匠肌和长收肌之间的交接点

股三角为尖向下的三角形,边界如下:

底边(近侧部)由腹股沟韧带组成,位于髂前上棘和耻骨结节之间。

外侧界由缝匠肌组成。

内侧界由长收肌组成。

尖(远侧端)为缝匠肌和长收肌之间的交接点。

底壁由内侧的耻骨肌和外侧的髂腰肌组成。此二肌共同形成一条凹向前的沟,股三角中有通往下肢的股神经、股动脉和股静脉,以及淋巴结。

注:缝匠肌、长收肌和耻骨肌属于股部的肌肉。

长收肌

图2:长收肌

被检查者屈髋、屈膝、下肢外展。嘱被检查者抵抗阻力地内收下肢,在股前内侧面即可出现收缩的长收肌(图中检查者左手拇,示指之间)。

起止点

图3

临床

如果测试到长收肌肌力下降和疼痛,必须考虑肌肉的外伤。测试整个内收肌群的不同肌肉,每个个体的疼痛提示相应区域的肌肉受到损伤。

长收肌:另一种触诊手法

图4

被检查者抵抗检查者的右前臂,内收髋关节,即可在检查者两手之间观察到长收肌的肌腹。

耻骨肌

图5

耻骨肌位于长收肌外侧的凹陷中。

耻骨肌组成了股三角的底壁内侧部。如图5所示,缝匠肌出现在检查者左手拇、示指之间(检查者的手抵抗被检查者的髋关节前屈和内收),检查者右手示、拇指显示的是耻骨肌。

起止点

图6

耻骨肌:另一种技术手法

图7

检查者的手置于耻骨肌相应的凹陷处,耻骨肌位于长收肌和缝匠肌之间。

髂腰肌

图8

检查者右手置于缝匠肌靠近髂前上棘起始处的内侧。由于此处是覆盖髋关节前面的髂耻面,因而可以触及髂腰肌,其内侧有耻骨肌。当屈髋时,在髂耻隆起水平可触及髂腰肌的收缩。

注:此区域很敏感,触诊时必须小心谨慎。

临床

滑囊炎

滑囊炎的触诊部位在缝匠肌的内侧,除了触诊加剧疼痛外,可在手指下触及肿胀。测试(抵抗阻力地屈曲髋关节)可发现肌力不足和疼痛。

起止点

腰大肌附着于

-第12胸椎至第5腰椎的椎间盘。

-第12胸椎至第5腰椎的椎体外侧部。

-椎体外侧面的弓状肌腱,相同椎体的上下缘之间;弓状肌腱与相应的椎体形成孔,腰血管和交感神经的交通支通过其中。

-腰椎横突的前面。

-它终止于小转子尖。

髂肌附着于

-髂窝内侧的大部分区域。

-髂嵴的内侧唇。

-后方附着于髂腰韧带和骶骨底。

髂肌和腰大肌通过一个共同肌腱或通过两个肌腱终止于小转子;

后者两个肌腱之间被一个滑液囊分隔。

髂腰肌近端:第一步

图9

确定标志:检查者左手放在被检查者的前额,被检查者对抗其做仰卧起坐动作,以使腹直肌收缩;检查者右手拇指置于脐上,中指放在髂前上棘,示指放在拇指和中指连线上的腹直肌外侧缘。

髂腰肌近端:第二步

图10

如图所示,腹直肌外侧缘是触诊髂腰肌的最佳部位。

被检查者的头部放在枕头上使腹肌松弛。检查者可变更姿势,站在侧面触诊,让被检查者屈髋,即可在触诊点处触诊到紧张的髂腰肌。

注:本图显示的是触诊的起始点而非触诊方法。

扫码进入微课

课程入口,点击左下角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uopkk.com//mjcczl/1699613.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