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的白癜风偏方 http://baidianfeng.39.net/a_yqhg/150206/4574090.html

1

目的应用国产生物补片用于修补腹股沟疝,评价其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本研究采用多中心、随机、开放、平行对照临床研究,分析年11月至年5月符合纳入标准的例腹股沟疝患者资料,由首都医科医院(95例)、医院(94例)、医院(5例)共同完成。将腹股沟疝患者按1∶1的比例分为2组,每组97例。试验组应用国产生物疝修补片,对照组使用同类进口疝修补片。并由同组医师在同一时期行无张力疝修补术(Lichtenstein术式),比较两种补片在手术中的使用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在一般情况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6个月,2组在腹股沟区不适感、血肿及血清肿、感染、疼痛、复发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国产生物补片在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中安全有效,其优良率等效于进口同类产品。国产补片价格低廉,便于推广,为我国腹股沟疝患者提供了更优选择。

疝,腹股沟;疝修补术;对比研究;生物补片

作者:靳翠红申英末孙立陈杰

腹股沟疝是普通外科的常见病、多发病,对于成年腹股沟疝患者,手术是唯一的治愈方法。年,美国李金斯坦疝中心发明了无张力疝修补术,为疝外科翻开了新的篇章。随着材料学的迅猛发展,各种材料已广泛应用到疝修补术中,涵盖了聚丙烯、聚酯、聚四氟乙烯、聚偏二氟乙烯等不可吸收合成材料,聚乳酸、聚己内酯等可吸收合成材料、复合材料、动物源性材料和同种异体材料等。以胶原为主体的生物材料,具有快速血管化、粘连程度轻、耐受感染等特性,能够有效解决合成补片组织相容性较差等难题,为腹股沟疝治疗提供新选择。我国每年约有万~万例腹股沟疝,然而临床上所使用的补片大多为进口产品,价格较高。本研究通过对比国产新型生物补片与同类进口疝修补片在Lichtenstein术中的使用情况及临床疗效,评价国产生物补片的安全性及有效性。

资料与方法

一、一般资料

本研究采用多中心、随机、开放、平行对照临床研究,分析自年11月至年5月间符合纳入标准的例腹股沟疝患者资料,由首都医科医院(95例)、医院(94例)、医院(5例)共同完成。腹股沟疝患者按1∶1的比例分为2组,每组97例。试验组应用北京博辉瑞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疝修补片,对照组使用国内外已被广泛认可并采用的美国COOK公司的百得赛(BiodesignSuigisi)修补片,由同组医师在同一时期进行标准Lichtenstein术式。

试验组平均年龄46岁,男性83例,女性14例;对照组平均年龄49岁,男性78例,女性19例,2组在年龄、性别、种族、身高、体重及合并症、手术史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表1)。本研究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并备案,并与患者或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

二、方法

1.材料:试验组使用北京博辉瑞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SIS-HRP-8L系列疝修补片,规格为6cm×13cm、10cm×15cm;对照组采用美国COOK公司生产的C-IHM系列生物疝修补片(商品名:BiodesignSurgisi),规格同样为6cm×13cm、10cm×15cm。

2.病例选择:(1)入选标准:年龄18~75周岁,性别不限;临床确诊为Ⅱ~Ⅴ型(Gilbert分型)单侧原发性腹股沟疝患者;需行疝修补术,无手术禁忌证;患者自愿参加临床试验,签署知情同意书,能够配合临床随访。(2)排除标准:因宗教、民族等问题不能接受猪源性器械者;最近6个月参加过其他药物或医疗器械临床试验者;腹股沟双侧疝、股疝、嵌顿疝、复发疝患者;急性感染患者或病灶感染控制不佳者;手术切口周围有皮肤病者;存在严重的引起腹内压增高的疾病(如严重的前列腺增生、便秘或慢性咳嗽;肝硬化或肿瘤引起的难以控制的腹水等);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者(心功能:Ⅱ级和Ⅱ级以上;ALT或AST>正常值上限的2.5倍;血清肌酐>正常值上限);糖尿病患者控制不佳者(连续2次监测空腹血糖≥8.8mmol/L);合并有严重心、肺、脑系统疾病、癌肿、艾滋病者;特异性过敏体质者;预计寿命<6个月者;精神异常无行为自主能力者;妊娠或计划妊娠妇女及哺乳期女性;医师判断不能参与试验的其他情况。

3.手术方法:采用局部麻醉或硬膜外麻醉,麻醉满意后,常规消毒铺巾,取腹股沟韧带中点上方内外环间斜形切口,逐层切开至显露精索。沿精索纵行切开提睾肌寻找疝囊。根据患者腹股沟管后壁缺损区域及疝环大小选取合适规格的疝修补片,室温无菌生理盐水对补片进行水合5~10min,使用疝修补片按照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手术(Lichtenstein术式)修补腹股沟管后壁;术中采用可吸收线缝合固定补片,完毕后彻底止血,缝合腹外斜肌腱膜、深筋膜、浅筋膜、皮下组织及皮肤。

4.观察评价指标:术后6个月内的复发率,补片感染,伤口血肿及血清肿,术后慢性疼痛,过敏反应,腹股沟不适感,睾丸炎/萎缩,阴囊血肿,切口愈合情况。

三、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中定量指标采用均值、标准差、中位数、最小值、最大值描述,组间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或Wilcoxon秩和检验,分类指标用率表示,采用χ2检验或精确概率法进行比较,等级资料采用ilcoxon秩和检验或CMH检验。

结果

本研究共有3家临床研究中心参与,共随机例受试者,其中例患者使用生物补片成功行标准Lichtenstein手术,并完成术后6个月随访。

一、2组患者术中情况比较

2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2组患者的疝分型、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2)。

二、住院期间情况及术后并发症

试验组术后平均住院时间(1.94±0.90)d,对照组术后平均住院时间(1.80±0.81)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试验组术后恢复自主活动时间(50.01±13.04)h,对照组术后恢复自主活动时间(50.27±13.38)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试验组术后抗生素使用天数(0.11±0.59)d,对照组术后抗生素使用天数(0.08±0.37)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术后随访6个月,试验组1例复发(1.03%),对照组无复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2组均未发生补片感染病例;各时间点2组间腹股沟不适感、切口愈合情况、血肿/血清肿、疼痛等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3)。

三、不良事件

本次临床试验中,术后发生不良事件共67例,83次,总发生率为34.55%。其中13例出现术后发热、局部血清肿形成、伤口红肿等,经抗炎镇痛等对症支持处理后好转;其中10例出现术后免疫检测C-反应蛋白升高,考虑与个人体质相关,为异体生物材料植入体内导致,属正常临床现象,在后续随访期间无不适反应及症状;其中1例出现术后腹股沟疝复发,再次手术证实为直疝复发,使用合成补片再次行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后痊愈;其中2例出现术后切口感染,经抗感染治疗1周后痊愈,无补片感染病例。不良事件中,对照组有37例(38.14%),试验组有30例(30.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与补片相关的不良事件,对照组有22例22.68%),试验组有14例(14.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分析结果显示2组间不良事件发生率及和研究补片的相关性均无明显差异。试验期间共有7例受试者发生严重不良事件,其中2例手术者被判定为与研究补片可能相关,分别为医院筛选号为和受试者,患者术后出现伤口周围红肿、疼痛,诊断为“操作后伤口感染”,经第二代头孢菌素抗感染、伤口换药、负压吸引等对症处理后伤口痊愈,考虑与手术操作引起,判断该严重不良反应与补片可能相关。对照组发生严重不良事件6例(6.19%),对照组1例(1.0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表4)。

讨论

腹股沟疝是常见病及多发病,成人腹股沟疝无法自愈,手术是唯一可靠的治疗方法。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是年由美国李金斯坦疝中心的李金斯坦医师及其同伴发明,该方法采用与人体组织相容性良好的补片覆盖腹股沟区疝缺损。因其操作相对简单、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被广泛应用。

随着材料学的迅猛发展,各种疝修补材料已广泛应用到临床中,材质涵盖了聚丙烯/聚酯/聚四氟乙烯/聚偏二氟乙烯等不可吸收合成材料、聚乳酸/聚己内酯等可吸收合成材料、复合材料、动物源性生物材料、同种异体生物材料等。人工合成材料的应用,使得疝修补的治疗效果取得了长足进步。不可降解材料植入体内后可通过异物、慢性炎症等刺激纤维组织增生以达到修复缺损的目的,但随着应用时间的延长,其带来的相关并发症问题也越来越突出。以应用最为广泛的聚丙烯材料为例,由于其补片表面较为粗糙,如因手术操作或术后补片侵蚀导致补片与内脏器官直接接触,不仅可引起较为严重的腹腔黏连,且可能侵蚀肠壁,引起肠漏等严重并发症。此外,聚丙烯材料存在补片皱缩问题,研究结果表明补片在植入体内后可在长度上皱缩20%,面积上皱缩40%,后期形成的瘢痕皱缩会导致补片扭曲,其不规则且坚硬的表面可能刺激并损伤周围组织,引起感染和皮肤窦道形成。合成补片术后产生的瘢痕、瘢痕组织硬化对患者造成的疼痛、局部异物感、不适感也是目前较难攻克的难关。且一旦出现感染、复发等情况,均需进行第二次手术将补片取出,这不但增加了手术损伤、手术难度,更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及经济负担。

当前疝材料学家在不断探索和改进发展复合材料的同时,对以胶原为主体的生物材料也进行了更为深入的研究。目前已获得美国药品和食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已试用于临床的生物材料包括:人体真皮、猪的小肠黏膜下层、猪的真皮、胚胎牛的真皮等。本研究中采用的疝修补片是以猪小肠黏膜下层(smallintestinesubmucosa,SIS)为原材料,通过去除猪小肠的浆膜层、肌层及黏膜层,经过一系列脱细胞、脱蛋白和消毒等处理后制备成的异种脱细胞组织基质材料(acellulartissuematrix,ACTM)。其作用原理为“内源性诱导再生”,即植入物随时间动态降解,伴随着宿主细胞浸润、增殖、血管新生和胶原沉着,最终实现组织更替、生物愈合的过程。因此,相较于合成补片,生物补片拥有生物相容性好、无过量瘢痕组织、无长期慢性炎症、组织黏连程度轻等显著优点。

与此同时,生物补片的应用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首先,临床应用发现生物补片植入后补片周围血清肿发生率超过合成补片。本研究中13例出现术后疼痛、发热、伤口局部红肿,其中4例最终证实为补片周围血清肿形成。分析其原因,相关学者认为可能与以下因素相关:(1)生物补片质量相较于合成补片更大;(2)生物补片植入后活性表面积远超合成补片。故此,如何通过改进制备技术以获得更为满意的生物补片是疝外科及材料学专家进一步研究方向。此外,生物补片修补术后疝复发仍是目前临床

转载请注明:http://www.uopkk.com//mjccyy/1700480.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