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上海股疝专科治疗医院 >> 股疝症状 >> 医院成功开展普定首例ERCP手
近日,在贵州中医院医院的医务科科长魏天宁的带领下,医院外一科成功开展两例ERCP手术(逆行胰胆管造影取石术),成功避免了传统开放性手术的痛苦,获得了较好的效果,目前患者均已好转出院。此项技术的开展,医院在ERCP治疗胆胰疾病方面的空白,医院在解决胆道、胰腺系统急危重症方面有了新的突破。
患者陈某因“突发右上腹部疼痛1天”入院,入院诊断为胆总管结石,胆囊结石并胆囊萎缩,肝内胆管小结石,胆源性胰腺炎,肝功能不全,双肾泥沙型胆石,Ⅱ型糖尿病,高血压二级。住院予抗感染、抑酸胰酶及对症支持治疗。考虑患者基础疾病较多,进行开腹手术创伤大,术后恢复期较长。魏天宁科长带领科室人员多次讨论,严谨制定治疗方案,经患者及家属同意,完善相关术前检查后于8月10日行ERCP(逆行胰胆管造影取石术)+EST(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切开术)+胆内总管扩张术+取石术+胆道塑料支架植入术,顺利取出了胆总管结石。患者复查血、尿淀粉酶及肝功能正常后,于8月12日行腹腔镜探查+胆囊切除术,术后恢复良好,于8月23日好转出院。
患者滕某,74岁,因“突发上腹部疼痛1天”入院,入院诊断胆总管扩张,肝功能不全,胆囊切除术后。考虑患者年龄较大且已有胆囊切除术史,入院完善相关检查后于8月6日行ERCP(逆行胰胆管造影取石术)+EST(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切开术)+胆道塑料支架植入术,术后予预防性运用抗生素、止血及对症治疗。术后患者无任何不适感,复查血常规、肝肾功能等正常后于8月19日好转出院。
ERCP全称是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取石术,指的是在内镜下经十二指肠乳头插管注入造影剂,从而逆行显示胰胆管的造影技术,是目前临床上诊断和治疗胆总管结石、阻塞性黄疸等胰胆管疾病的金标准。在ERCP的基础上,可以进行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球囊扩张术,鼻胆管引流术、支架植入术等微创手术,对胆总管结石等疾病进行安全、快速、有效的治疗。
ERCP手术具有不用开刀,创伤小,恢复快;术后护理简单;年老体弱者均可耐受;综合成本远低于传统手术等优势,目前已成为胆胰疾病的首选诊疗方法。相信在未来的发展中,ERCP技术可以为外科的发展起到更好地保驾护航作用,同时也为更多的胰胆疾病患者带来福音,让老百姓不出家门就可以享受更优质的医疗服务。
外一科简介医院外一科是集普外、胸外为一体的综合性外科,现有床位42张,医生4人,其中高年资副主任医师1人,住院医师3人;护士9人,其中主管护师1人,护师3人,护士5人。科室长期有贵州中医院专家帮扶指导,技术力量强大,尤其在胆囊结石、腹外疝及腹部外创的诊治方面具有丰富经验。
科室拥有奥林巴斯电子高清腹腔镜、胃十二指肠镜、高频电刀、共振排痰机、心电监护仪、神灯、微量输液泵等先进仪器设备。业务诊疗范围包括肝胆/胰脾外科,胃肠外科,乳腺/甲状腺外科,血管/淋巴管外科,颈部淋巴结肿大、颈部炎症、腋臭、各种腹部疝气(腹股沟疝、股疝、切口疝、脐疝)、各种原因引起的急性或慢性腹痛、腹膜炎、腹腔脓肿、腹腔出血及腹部创伤等。
科室开展特色诊疗技术:ERCP术,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腹腔镜下小儿疝囊高位结扎术、腹腔镜下胃穿孔修补术、成人无张力疝修补术,腹腔镜下疝修补术等。
专家简介
魏天宁
■主治医师
魏天宁,贵州中医院肝胆外科主治医师,年毕业于贵州中医药大学,一直从事肝胆普外科临床、科研、教学等工作13年。发表SCI文章一篇,相关论文十余篇,参编专著一部,实用新型专利3项,参与厅局级课题5个,主持厅局级课题一项,主持教改课题一项,参加第三届贵州省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或三等奖。熟悉掌握腹腔镜技术及肝胆普外科手术;能独立完成腹腔镜胃大部切除、疝修补、胆囊切除术、阑尾切除术、肠切除肠吻合;胰腺支架、胆道支架、肠道支架置入术。医院师从张炳印教授学习ERCP技术。在本单位年ERCP手术量台左右。参加第三届全国青年ERCP大赛西南赛区优胜奖。
江燕勇
■副主任医师
江燕勇,普外科高年资副主任医师,年毕业于遵义医学院,毕业后一直从事普外科临床工作,曾分别于贵阳医学院进修普外科,医院进修腹腔镜,医院学习腔镜技术,发表国家级论文多篇。擅长普外科腔镜手术,如腹腔镜下疝修补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阑尾切除术和胃穿孔修补术等。常见的小儿疝、鞘膜积液微创小切口手术,成人无张力疝修补术,腹部创伤诊治及普外科常见其它手术。
来源:宣传科
编辑:杨小莉
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