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上海股疝专科治疗医院 >> 股疝治疗 >> 上海的棒冰雪糕,果然是怎么也吃不腻
热天最舒服的,不外乎是树荫下,吃一根棒冰,燥热消得那叫一个快。
阿拉上海人的夏天,有大半是指着光明的各种棒冰雪糕解解暑。
盐水棒冰最早给小囡们带来“冷饮自由”的,是弄堂里叫卖的盐水棒冰,这种没有花哨包装,水糖盐的混合,是上海人热天的挚爱。
价钿忒低,味道还一点不差,三伏天里,远比雪糕来得管用得多,不黏不腻,是夏天的解暑神器。
在上海,提起盐水棒冰,那就是夏天的味道。
赤豆、绿豆棒冰赤豆、绿豆棒冰是最传统的棒冰了。
原料简单的很,满满的绿豆或者是赤豆就够了,自家也是可以做的,最早的绿豆棒冰,我想可能的脱胎于冰镇绿豆汤。
我爱吃赤豆、绿豆棒冰,每年夏天都要买一些放在冰箱里,豆味十足,百吃不腻。
光明冰砖光明白雪冰砖,比起棒冰,开销可算是大了,能称上是高消费了,直接撕开包装咬着吃,倒进碗里用勺子挖着吃,都是有的。
别的地方也有卖冰砖的,可吃来都不如上海,上海的冰砖质地致密,奶量特别足。
尤其是光明牌冰砖,味道赞得勿得了。上海人对冰砖,始终有着很深的情结。
雪宝当年八毛一根的雪宝,可是小卖部的销量王。小时候放学,学校对面小卖部的冰柜,雪宝永远是第一个被抢空的。雪宝的口感比较像冰沙,所以吃起来不会特别甜腻。
雪宝是光明为数不多的巧克力口味,现在很少看到了,不过在一些冷饮批发部还是有卖的。
紫雪糕紫雪糕,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就有了,这可是当时最受欢迎的冷饮之一,是一块长方形的砖形冰淇淋,和冰砖一样,是没有棒子的,冰淇淋外头裹着一层巧克力壳,香、甜、脆。
紫雪糕是用一个小盒子装着的,吃的时候总是小心翼翼的,生怕巧克力掉下来弄脏衣服。像紫雪糕这样外裹薄脆巧克力,内藏浓郁奶香冰淇淋的,在小辰光简直就是奢侈品。
现在超市便利店里还是买的到紫雪糕,可总觉得不如以前了。
血糯米血糯米配上冰淇淋,吃口一点都不输血糯米奶茶,选取颗颗饱满有嚼头的血糯米,加上多一点奶少一点糖,这应该是上海最早的网红雪糕了。
血糯米真材实料,又好吃又有营养,一整根冰淇淋,满满的厚实的血糯米。
千万别在饭前吃,要不啊,可是会吃不下饭,得吃“竹笋烧肉”的。
三色杯小辰光可没少研究三色杯,一盒冰淇淋会有3种颜色,那时看来是很有趣的。
可可+草莓+香草,一次三种口味全都能吃到,吃的时候,竖着挖一排一起吃,我是最爱的,也有人会先把自己最喜欢的口味吃完。
娃娃雪糕上海小囡心里头“最扎劲”的雪糕,一定是娃娃雪糕,包装上印着的雪糕倒是蛮好看,可一撕开包装,大多都是歪瓜裂枣的。
但就算这样,还是吸引了一大批囡囡,“吃掉眼睛”、“先吃帽子”、“面孔化忒了”诸如此类,怪里怪气的闲话侪会冒出来。
吃娃娃雪糕,你喜欢先吃眼睛、帽子、还是其他地方呢?可勿要等到“面孔化忒了”才想好从哪里下口。
香蕉先生香蕉先生算是完美复刻了香蕉造型的,外面是脆脆的香蕉巧克力,里头是软糯的香蕉冰淇淋。
香蕉先生化得忒快,所以总是几口就能吃完,咬上的第一口,脆脆的,糯糯的,甜甜的,停不下来的。
滚雪球滚雪球,现在应该是买不到了,但这是我曾经最最最喜欢的,一块糯米糍,里头夹着冰淇淋,冰冰凉,糯唧唧。
现在和滚雪球有点像的,应该只有糯米滋雪糕了。
加仑冰砖价钿高,于是就有了散装冰砖,就是阿拉上海人叫的“加仑”(上海话第一个字念“ga”第二声)。通常加仑有1公斤,“模子大”,腔势老浓的,买回家去绝对扎台型!
不过这一大份是要吃好久的。最早只有奶油口味的,后来慢慢的有了草莓、巧克力等等口味。
现在棒冰雪糕的种类是越来越多了,味道不一定多好,价格却是蹭蹭往上涨。
倒是光明牌,价格不涨,还是老味道,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