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食同源指:许多食物即中药药物,它们之间并无绝对的分界线,古代医学家将中药的“四性”、“五味”理论运用到食物之中,认为每种食物也具有“四性”、“五味”。“药食同源”是说中药与食物是同时起源的。《黄帝内经》对食疗有非常卓越的理论,如“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常毒治病,十去其七;小毒治病,十去其八;无毒治病,十去其九;谷肉果菜,食养尽之,无使过之,伤其正也”,这可称为最早的食疗原则。

吃饭。人是铁,饭是钢。从祖国中医学上讲,吃饭不是单纯的为了裹腹。

在生活中,有些时候被我们丢弃的东西是难得的救命药,这些东西不应该被随手丢弃!

凤凰衣:治外伤

鸡蛋壳内侧、蛋清外包的那层薄膜,在中医学上有个很好听的名字,叫“凤凰衣”,古人对它的医用价值研究很多。

《本草纲目》载,古人打造兵刃,看刀刃锋利不锋利,习惯用舌头舔一下,一不留神,舌头就划个大口子,有的甚至断掉了。

江湖郎中遇到这种病人,就赶快打个鸡蛋,把那层膜弄出来,把舌头兜住,然后涂上蜂蜡。三天后,舌头就长上了。

如果切菜时不小心把手弄破了,也可以把凤凰衣剥下来贴在伤口上,发挥它的收敛、止血、消炎作用。

核桃分心木:补肾

曾有位患尿失禁的女性找笔者看病。西医诊断说,她患的是“膀胱过度活动症”,当腹压增大的时候,如运动或者大笑,就有少量尿液留出。而在中医看来,尿失禁的根源是肾虚。

尿失禁的病人如何补肾呢?这时必须用到一味药:分心木。分心木,就是两瓣核桃仁之间的那个间隔,也叫核桃挡。它在补肾气、固肾方面有很好的功效。

除了治疗尿失禁,一般上了年纪的中老年人也可以用分心木泡水喝来保健,因为中老年人或多或少都有肾气不足的问题。

有的男性遗精,也可以用分心木。它的药性很平和,而且有收敛的作用。

茄蒂:去火

人们吃茄子的时候,往往把茄蒂切下来扔掉,可在中医看来,茄蒂也是一味不可多得的药材。

茄子本身是偏寒的食物,茄蒂寒性更大。中医讲,偏寒性的药材都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像肠风下血,即痔疮便血,或者牙疼、身上长疮了,说明体内有火,就可以用茄蒂清热解毒。

要是感觉上火了,如果家里正好有新鲜的茄子,直接把茄蒂切了放菜里吃,就能缓解病情。

用新鲜的茄蒂和黄连、黄柏或者莲子心煎汤、沏水喝,就可以治口疮。

花生皮:补血

有个谜语,叫“麻屋子,红帐子,里边养个白胖子”,谜底就是我们平时吃的花生。花生营养价值很高,被誉为“性价比最高的坚果”。

可很多人吃炒花生的时候,习惯把那层“红帐子”,也就是花生仁外面的红皮搓掉,只吃仁。其实,这样的吃法很浪费,要知道那层红皮对人体有很好的保健作用,还是一味中药呢!

花生的功效是调和脾胃、补血止血、降压降脂,其中“补血止血”主要就靠花生仁外那层红衣,中医叫“花生衣”。

中医理论认为,“脾统血”,气虚的人就容易出血,花生红衣正是因为能够补脾胃之气,所以能达到养血止血的效果。

花生衣更是女性的保护神。尤其是处于经期、孕期、产后和哺乳期的女性,失血和消耗营养较多,花生衣能帮助她们养血、补血,应该常吃、多吃。

橘子皮:护脾胃

我们平时吃完了橘子,就随手把皮扔了。其实,您扔的是一味好药材。把新鲜的橘子皮剪成细条,通风阴干,一年后就成了陈皮。

陈皮能理气,调脾胃,家里做肉菜,锅里都可放点陈皮。吃肉多了,容易滞塞不通,导致腹胀、消化不良,放点陈皮就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

放了陈皮的肉菜还会有一股特殊的清香。放多少呢?一盘炒牛肉丝,放3—5克就行了。

如今,很多人忙于应酬,大鱼大肉吃得多,往往消化不良,胃肠胀气,中医叫做“胸脘痞闷”。怎么办?陈皮和枳实是一对“最佳搭档”,将陈皮10克、枳实6克用水煎,能治疗胸脘痞闷。

有人问,既然陈皮是橘子皮,用新鲜的橘子皮行吗?其实,新鲜的橘子皮里含有很多挥发油,不适合药用,还是要用正规炮制的陈皮。

橘核:缓解痛经

橘子皮是宝,橘子籽,中医术语叫“橘核”,药用价值也很大。橘核能治疝气,还能治疗女性痛经。

有不少女孩子来月经时,小肚子又凉又疼,说明腹部有寒,同时嘴里还长口疮,这叫“上火下寒”。

这时就可以用到橘核了。橘核有理气、温胃、止痛的作用,既能驱寒,又能止痛。建议用橘核沏茶,一般用3—5克;如果疼得厉害,可以用到10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uopkk.com//mjcczl/1701293.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