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上海股疝专科治疗医院 >> 股疝病因 >> 微讲堂每周一经第八讲肾经身体里
足少阴肾经
若将人体比作一辆车的话,将肾比作发动机就再合适不过了。足少阴肾经(简称肾经)是一条关乎一生幸福的经脉,肾经强壮,身体才会真正强壮。肾为先天之本,是生命的本钱,随着时间的流逝,人慢慢步入中老年,肾这台发动机不断地被磨损和消耗,也会出现问题,若此时再不进行维修,发动机无法提供动力,身体这辆车就开不动了。因此,我们太需要守护好父母先天的厚赠和重视后天对肾的培补了。只要将肾经保养好,就可以激发身体固有的巨大潜能,从而让我们每个人都拥有强大的自愈力。
■
01要强壮肾经,首先要了解肾经的循行路线。肾经全称是足少阴肾经,它起于脚小趾之下,斜行走向脚心附近的涌泉穴,在脚内踝的舟骨粗隆处分成两个分支,一个分支进入脚跟之中,另一个分支沿着小腿内侧向上循行,经过窝内侧、大腿内后侧,通过脊柱,进入人体内部,内属于肾,并联络膀胱。直行的主干脉,从肾向上通过肝和横膈,进入肺中,沿着喉咙,挟于舌根部。肺部支脉,从肺部出来,连络心,流注于胸中,与手厥阴心包经相接。02肾经有27对腧穴,左右对称共54个,其治病范围和经脉循行的路线有直接关系,比如循行经过肺、经过咽喉,对这些疾病都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它和膀胱经相表里,对水肿、尿路炎症有积极的治疗作用,另外,肾经在疾病的诊治和保健中也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涌泉在足底部,卷足时足前部凹陷处,约当第2、3趾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1/3与后2/3交点上。
头顶痛,头晕,眼花,耳鸣,耳聋,咽喉痛,舌干,失音,小便不利,大便难,小儿惊风,足心热,癫疾,霍乱转筋,昏厥。
然谷在足内侧缘,足舟骨粗隆下方,赤白肉际。
月经不调,阴挺,阴痒,白浊,遗精,阳痿,小便不利,泄泻,胸胁胀痛,咳血,小儿脐风,口噤不开,消渴,黄疸,下肢痿痹,足跗痛。
太溪在足内侧,内踝后方,当内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
头痛目眩,咽喉肿痛,齿痛,耳聋,耳鸣,咳嗽,气喘,胸痛咳血,消渴,月经不调,失眠,健忘,遗精,阳痿,小便频数,腰脊痛,下肢厥冷,内踝肿痛。
大钟在足内侧,内踝下方,当跟腱附着部的内侧前方凹陷处。
咳血,气喘,腰脊强痛,痴呆,嗜卧,足跟痛,二便不利,月经不调。
水泉在足内侧,内踝后下方,当太溪直下1寸,跟骨结节的内侧凹陷处。
月经不调,痛经,阴挺,小便不利,目昏花,腹痛。
照海在足内侧,内踝尖下方凹陷处。
咽喉干燥,痫证,失眠,嗜卧,惊恐不宁,目赤肿痛,月经不调,痛经,赤白带下,阴挺,阴痒,疝气,小便频数,不寐,脚气。
复溜在小腿内侧,太溪直上2寸,跟腱的前方。
泄泻,肠鸣,水肿,腹胀,腿肿,足痿,盗汗,脉微细时无,身热无汗,腰脊强痛。
交信在小腿内侧,当太溪直上2寸,复溜前0.5寸,胫骨内侧缘的后方。
月经不调,崩漏,阴挺,泄泻,大便难,睾丸肿痛,五淋,疝气,阴痒,泻痢赤白,膝股内廉痛。
筑宾在小腿内侧,当太溪与阴谷的连线上,太溪上5寸,腓肠肌肌腹的内下方。
癫狂,痫证,呕吐涎沫,疝痛,小儿脐疝,小腿内侧痛。
阴谷在腘窝内侧,屈膝时,当半腱肌肌腱与半膜肌肌腱之间。
阳痿,疝痛,月经不调,崩漏,小便难,阴中痛,癫狂,膝股内侧痛。
横骨在下腹部,当脐中下5寸,前正中线旁开0.5寸。
阴部痛,少腹痛,遗精,阳痿,遗尿,小便不通,疝气。
大赫在下腹部,当脐中下4寸,前正中线旁开0.5寸。
阴部痛,子宫脱垂,遗精,带下,月经不调,痛经,不妊,泄泻,痢疾。
气穴在下腹部,当脐中下3寸,前正中线旁开0.5寸。
月经不调,白带,小便不通,泄泻,痢疾,腰脊痛,阳痿。
四满在下腹部,当脐中下2寸,前正中线旁开0.5寸。
月经不调,崩漏,带下,不孕,产后恶露不净,小腹痛,遗精,遗尿,疝气,便秘,水肿。
中注在下腹部,当脐中下1寸,前正中线旁开0.5寸。
月经不调,腰腹疼痛,大便燥结,泄泻,痢疾。
肓俞在腹中部,当脐中旁开0.5寸。
腹痛绕脐,呕吐,腹胀,痢疾,泄泻,便秘,疝气,月经不调,腰脊痛。
商曲在上腹部,当脐中上2寸,前正中线旁开0.5寸。
腹痛,泄泻,便秘,腹中积聚。
石关在上腹部,当脐中上3寸,前正中线旁开0.5寸。
呕吐,腹痛,便秘,产后腹痛,妇人不孕。
阴都在上腹部,当脐中上4寸,前正中线旁开0.5寸。
腹胀,肠鸣,腹痛,便秘,妇人不孕,胸胁满,疟疾。
腹通谷在上腹部,当脐中上5寸,前正中线旁开0.5寸。
腹痛,腹胀,呕吐,心痛,心悸,胸痛,暴喑。
幽门在上腹部,当脐中上6寸,前正中线旁开0.5寸。
腹痛,呕吐,善哕,消化不良,泄泻,痢疾。
步廊在胸部,当第5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2寸。
胸痛,咳嗽,气喘,呕吐,不嗜食,乳痈。
神封在胸部,当第4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2寸。
咳嗽,气喘,胸胁支满,呕吐,不嗜食,乳痈。
灵墟在胸部,当第3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2寸。
咳嗽,气喘,痰多,胸胁胀痛,呕吐,乳痈。
神藏在胸部,当第2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2寸。
咳嗽,气喘,胸痛,烦满,呕吐,不嗜食。
彧中在胸部,当第1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2寸。
咳嗽,气喘,痰壅,胸胁胀满,不嗜食。
俞府在胸部,当锁骨下缘,前正中线旁开2寸。
咳嗽,气喘,胸痛,呕吐,不嗜食。
03如何利用肾经养肾护肾呢?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用手掌或者按摩锤之类的工具沿着肾经循行的大致路线拍拍、敲敲,对肾经起到刺激作用就可以了。此外,以下三个小方法对养护肾经也大有裨益:
1.抬脚跟提肾气
这是最简单的养护肾经的方法。地铁上,工作间隙,可以随时进行。
把脚跟抬起,直到你的腿酸到不能坚持,然后轻轻砸到地上,感觉到一定的震感。如此抬起~放下~抬起~放下,连续做上7下,也就是八段锦中的「背后七颠百病消」。一次可以多做几组。
肾经起源于足部,抬抬脚跟就可以刺激肾经,使肾经收纳阳气,改善手脚冰凉、容易疲乏等问题,同时还刺激了脚底的补肾大穴——涌泉穴。
最佳时间:下午17:00-19:00是肾经运行的时间。此时抬脚跟,事半功倍!
格外注意:少穿前脚掌上翘的鞋子,脚掌上翘,会让脚心的涌泉穴处于一个发散的状态,不利于护住肾气。
2.泡脚温肾
春天泡脚升阳固脱,夏天泡脚暑温可祛,秋天泡脚肺润肠蠕,冬天泡脚丹田温灼。
又到了可以享受泡脚的时候了,晚上坚持用温热的水泡脚15到20分钟,水没过脚踝,泡到身体微微发热最好。泡脚的同时,可以做两件事:搓腰,搓耳。
左右手掌在腰部搓50下,可以补肾壮腰,加固元气,还可以防治腰酸。相当于是服了「补肾药」。有的人得了鼻炎,鼻子不通气,坚持搓后腰,鼻子也渐渐通了。
「肾开窍于耳」,把耳朵搓热,搓红,能有效补养肾气。不限于泡脚时分,随时随地都可以搓捏耳朵。
3.养护肾阳,注意保暖
肾阳充足,则一身俱暖,而寒气也是最容易伤害肾阳的。「脚暖腿不凉,腿暖身不寒」。寒从脚下起。地面的寒气已能渐渐感觉到。而脚心很容易受到寒气的侵犯,穿有一定厚度的鞋子,护脚踝的袜子,保护脚心脚踝。
⊙版权声明:文章源于网络,如涉及版权问题,敬请联系。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