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罗恩(Crohn)“克罗恩不干活(非干)回(回肠末端)家过节(节段性分布)”

好发部位:回肠末端2.分布特点:阶段性分布3病变部位:肠壁全层,容易发生瘘管4.腹痛

部位:右下腹,绝对不会出现脓血便。5.内镜下:匍形沟槽样、裂隙状纵行溃疡,鹅卵石、

铺路石,非干酪性肉芽肿;X线线样征。6..最常见的并发症:肠梗阻。7.首选药物:硫氮黄吡啶,轻中度首选;发热,感染、加重首选糖皮。

溃疡性结肠炎

1.好发部位:直肠乙状结肠,累及粘膜好粘膜下层,连续分布

2.发病原因;免疫遗传因素

3、分型1)初发型2)慢性复发型,最常见3)慢性持续型4)急性爆发型

4.临床表现:左下腹痛,粘液脓血便,抗生素无效。分为轻度:腹泻1-3次/d;中度:4-5

次/d重度:>6次/d。

5.并发症:中毒性巨结肠:最常见也是最严重并发症,好发部位:横结肠

诱因:低钾、钡剂灌肠、使用抗胆碱药物或者阿片受体(抑制肠蠕动)

X线:结肠扩大、结肠袋消失(如果出现消失一定是此病!!)肠鸣音减弱或者消失。

6.辅助检查:确诊:结肠镜:粘膜呈颗粒状,有炎性息肉,常伴有隐窝脓肿。X线:呈铅管状

7.治疗:轻中度首选硫氮黄吡啶;如果腹泻>6次,发热,感染、病情加重急性发作者,首选糖皮,有梗阻首选手术。

肠易激综合症(IBS)

1.功能性疾病

2.临表:腹痛腹泻不会影响睡眠一定无粘液脓血便、实验室检查一切正常!精神紧张可以

使症状加重!便前疼痛便后缓解。

3.诊断:病史半年以上,持续三个月腹部不适可以确诊。

4治疗:对症治疗:缓解腹痛药:匹维溴胺-解痉药

肠梗阻

1.分类:机械性:分肠腔梗阻;肠腔粘连(最常见);肠管本身病变。

动力性:肠麻痹(低钾)、肠痉挛(铅中毒)

血运性:肠系膜血管发生栓塞:症状比较轻微——呕吐物隐血阳性,按有无血运障碍:单纯(无)绞窄(有)新生儿肠梗阻原因:先天性肠道畸形;2岁以内是肠套叠。

2.临床表现:痛吐胀闭,腹部隆起不对称-提示发生了闭袢性肠梗阻,合并有血运障碍,立

即手术。肠梗阻病人出现腹胀,提示病情恶化。

3.各类型肠梗阻特点:单纯:阵发性腹痛,全腹胀较窄性,呕吐消化液,X小肠扩张,阶梯液平:持续性剧痛,腹胀不对称,呕吐血性液体,X孤立肿大的肠袢,不随时间体位改变。

高位:呕吐早,腹胀不明显;低位:腹胀明显,腹部彭隆,呕吐有粪臭味。

小肠扭转:好发青壮年,饱餐后剧烈运动发生,呕吐频繁,腹胀不明显,脐周剧痛。扭转复

位及时手术。

乙状结肠扭转:好发老年男性,习惯性便秘,呕吐不明显,腹胀明显,X鸟嘴征,马蹄状,

扭转复位,及时手术。

肠套叠:好发2岁以内小儿,腹痛,果酱样大便,腹部包块,X杯口状、弹簧状。治疗:早期空气钡剂灌肠,晚期手术。

4.治疗:除狭窄性、肿瘤性、先天性肠道畸形需手术,其他均保守。

结肠癌

1.病因:1)家族性肠息肉,青春期癌变率%2)绒毛状腺瘤3)慢性血吸虫病(华枝皋吸

虫-肝癌)炎性息肉、增生性息肉不癌变。

2.分型:肿块型-多见右半结肠、溃疡性-多见左半结肠、浸润性-多见左半结肠(亲一下,有种揍丫)

3.好发部位:乙状结肠病理类型,常见腺癌。最常见溃疡性。乙状结肠:浸润型多见。

病理分期:分ABCD四期,A期分为期,C分为12期,D期广泛转移。结肠癌;

粘膜粘膜下肌层;BC穿壁后淋转;C1肠壁C2系;腹膜广泛转移D

4.临床表现:1)最早出现:排便习惯和粪便性状的改变;结肠癌肠外转移:2)腹痛特点:

持续性隐痛3)右半结肠:以贫血,腹部肿块等全身表现为主,因是稀便,不会出现肠梗阻;

左半结肠:以便血等局部表现为主。

5.转移:主要是淋巴转移;血行转移最常见肝脏

6.实验室检查:首选肠镜和活检;CEA只用于检测预后和复发。

7.治疗:手术:右半结肠切除术:盲、升、结肠肝曲;左半结肠切除术:结肠脾曲、降结肠

结肠癌术后5年生存率:A80B65C30%。

肠结核

1.好发部位:回盲部

2.分类:溃疡型:呈带状,长径与肠长轴垂直易腹泻;增生型:局限于盲肠有大量结合肉芽

肿和纤维组织增生易肠梗阻,便秘(口小体大的烧瓶状:阿米巴痢疾;肠道不规则的地图样:细菌性痢疾。火山口状:宫颈癌;

肠伤寒:长径与肠长轴平行)

3.X线:跳跃征;内镜:干酪样肉芽肿。治疗:抗结核

4.临床表现:低热盗汗腹痛腹泻或便秘交替溃疡型以腹泻为主,不含粘液脓血;增生型以

便秘为主

5.结核杆菌:红色略带弯曲的细长杆菌;

肠息肉

1.最常见:乙状结肠、直肠

2.治疗:1)家族性结肠息肉:开腹加全结肠切除术;2)直肠高位息肉:首选内镜灼烧3)

直肠低位息肉:扩肛,经肛门切除;直肠息肉>2cm必须开腹手术。

阑尾炎

1.病因:阑尾腔堵塞,主要是淋巴滤泡增生。占60%。其次是粪石的阻塞

2.阑尾容易发生坏死的原因:阑尾动脉是无侧枝的终末枝。

3.位置:有6个位置,最常见:回肠前位;最易误诊:盲肠后位(疼痛在右侧腰部)

临表:1)早期最特异的表现:脐周痛,为牵涉痛。2)典型表现:转移性右下腹痛。无明显诱因!

3)好发类癌-因阑尾根部有嗜银细胞。4)如果出现黄疸,提示并发了门静脉炎。

4.试验:1)结肠充气试验2)腰大肌试验:左侧卧位,右腿后伸,引起疼痛,提示阑尾靠近腰大肌。(腰大肌伸右腿;伸懒腰)3)闭孔内肌试验:仰卧,右髋右大腿屈曲,向内旋转,右下腹痛,提示阑尾靠近闭孔肌。(闭孔屈髋屈大腿,憋屈)

5.并发症:最常见的是阑尾周围脓肿,治疗不能急诊引流不能手术,容易引起肠漏,只能先

保守抗炎治疗,待3个月后再择期手术。

6.治疗:手术。手术后并发症最常见的是切口感染,如果出现发热,里急后重提示盆腔感染,

首选直肠指诊。

7.特殊类型阑尾炎:老人小孩患阑尾炎时,症状不明显,但预后极差。

直肠肛管疾病

1.直肠:12-15cm,肛管:1.5-2cm,分界线:齿状线、腹膜反折处。

2.齿状线:直肠肛管的分界;上:柱状上皮,粘膜、内痔、内脏神经支配→无疼痛感,静脉回流到门静脉,淋巴回流到腹主动脉或髂内淋巴结,直肠上下动脉供血;下部:鳞状上皮、皮肤、外痔、受躯体神经支配、对痛觉敏感,静脉回流到腔静脉、淋巴回流到腹股沟和髂外淋巴结,肛门动脉供血。

3.检查:首选直肠指诊,肛裂除外。75%的直肠癌通过直肠指诊可以确诊,但误诊中未检查的占85%

4.体位:1)左侧卧位2)胸膝位-检查直肠肛管最常用的体位3)截石位:手术最常用4)蹲位:检查痔疮、肛管常用。

肛裂

1.典型表现:1)肛裂三联征:前(前哨痔)列(肛裂)腺肥大(乳头肥大)2)排便疼痛、便后鲜血,排便和疼痛有间歇期。

2.好发部位:截石位6点和12点,胸膝位12点、6点。截石位和胸膝位换算:二者相加=12(6点除外)

肛管周围脓肿(最常见)

波动感,压痛、硬结。最易并发肛瘘。治疗:切开引流,否则引起肛瘘。

肛瘘

1.诊断:肛门周围有口、口中有分泌物排出

2.确诊:瘘管造影发现有瘘道!

3.治疗:首先要明确瘘管与括约肌的关系

高位:挂线疗法;低位:肛瘘切除。

内痔:无痛性、便后出血!;好发于:截石位:3、7、11点外痔:有痛性便后出血+肿物突出,最常见:血栓性外痔

直肠癌

1.最常见:腺癌

2.最常见转移:淋巴转移。上段直肠癌:沿着直肠上升向上转移;下端直肠癌:沿着像上直肠上脉,向侧方转移。

3.临表:最常见的症状:便血(85%);最主要的表现:大便变细、变形(题中出现直接确诊)容易出现里急后重,肛门下坠,排便不进。。

4.实验室检查:1)高危人群筛查:首选便潜血试验2)最重要首选检查是直肠指诊3)确诊:内镜+活检4)CEA检测预后和复发。

3.治疗:手术。手术方式选择取决于肿瘤的位置,与病理分型无关。1)距离肛门缘<5厘米—麦氏手术(经腹会-阴联合直肠癌根治术)2)>5厘米—Dixon手术(经腹腔直肠癌切除术)3)身体不能耐受、全身状况差,Hartmann手术(小麦打的差哈)。5年生存率60%;早期手术:80-90%。

消化道出血

1.定义:屈氏韧带为界

2.病因:1)溃疡占50%2)门静脉高压,食管静脉曲张占25%3)应激溃疡

3.典型表现:呕血黑便,(只有上消化道出血出现血尿素氮BUN↑,下消化道出血:BUN下降)

3.诊断:黑便:50-;大便隐血阳性:5;呕血:-;休克:0;神志不清:ml

4.治疗:1)消化性溃疡引起:首选PPI;无效、活动性出血急诊胃镜2)门脉高压首选急诊胃镜止血,次选生长抑素或者血管加压素,没有选三腔两囊管(最有效的止血措施)

腹膜炎(腹膜没腺体)

1.腹膜:由间皮细胞组成、1.7-2平方米与人体表面积大致相等。

2..腹膜腔:只有水(75-ml)没有气

3..大小腹膜腔借网膜孔相连。腹膜组成:壁层腹膜→体神经→痛觉敏感;脏层腹膜→迷走神经→牵拉敏感

4.分类:

原发性:致病菌:两个球--肺炎球菌、溶血性链球菌(肝硬化腹水属于原发)

继发性:最常见致病菌:大肠杆菌;最常见继发于—阑尾穿孔;症状重毒性强是因为:混合感染!

5.临床表现:最主要表现是持续性剧烈腹痛,主要标志是腹膜刺激征;出现脉率增快、体温下降、腹胀—病情加重

6.病因诊断:诊断性腹穿。急性腹膜炎,需开腹探查,但病因不明,选右旁正中切口。腹部闭合伤,病因不明,选正中切口。(进腹迅速,出血少,损伤小)

7.卧位:半卧位(引流液体到盆腔,减少毒素吸收)。绝大多数继发性腹膜炎首选手术治疗。

8.并发症:

1)膈下脓肿:腹膜炎病史+发热+上腹痛,膈肌抬高。治疗:穿刺引流。

2)盆腔脓肿:里急后重,下坠感。已婚女性:后穹窿穿刺。

结核性腹膜炎

1.感染途径:腹腔结核病灶直接蔓延。

2.分型:粘连型:最常见。渗出性,干酪性:最严重。

3.临表:1)结核中毒症状2)腹壁柔韧感3)腹水为渗出液ADA>45U

4.确诊:腹腔镜腹膜活检。

5.治疗:1)抗结核2)4种抗结核药合用。(HR.....)

腹外疝

解剖:

1)成人腹股沟管长4-5cm。

2)腹股沟内口(深环):位于腹股沟韧带中点上方2cm处。

3)海氏三角:腹股沟韧带、腹壁下动脉、腹直肌外缘共同组成直疝三角,从此突出的疝叫腹股沟直疝。

4)腹股沟前壁:腹外斜肌筋膜;腹股沟后壁:腹股沟镰、腹橫筋膜。

1.分类1)斜疝:小儿,年轻人好发,占90%;

2.发病机制:先天:腹膜鞘突未闭锁;后天因素:腹橫筋膜、腹横肌、腹内斜肌发育不全。

2)直疝:老人多见。3)股疝:女性多见。

3、斜疝:

1)易复性疝:内容物为小肠

2)难复性疝:不能完全回纳,内容物为大网膜。特例:滑动疝:左侧:内容物为乙状结肠、膀胱。右侧:阑尾、盲肠、膀胱。最常见的滑动疝内容物为膀胱。

3)嵌顿疝:疝内容物被疝环卡住,无血运障碍。

4)绞窄疝:有血运障碍包括R疝:嵌顿的是肠壁;L疝:嵌顿的是小肠憩室(meckrl憩室)。(RBC很烂漫LM)

口诀:梨形斜疝青年见,下降阴囊较常见,手按内环块不见,嵌顿多多疝囊前(疝囊在精索前面)(疝囊在前-斜疝;精索在前-直疝)囊颈总在腹下外。

3.治疗:1)<1岁不手术,保守治疗。2)1-3岁、严重感染、绞窄坏死,只做单纯疝囊高位结扎术3)疝修补术:F前B后S代横,大屁股M。(加强腹股沟前壁-F;加强腹股沟后壁-B\H;加强腹橫筋膜-S;大的斜疝、股疝-M)最容易发生嵌顿的是股疝。

腹部损伤

1.分类

1)实质脏器:内出血为主,腹膜刺激征不严重

2)空腔脏器:严重的腹膜刺激征(对腹膜刺激由重到轻:胃液-胆汁-胰液-肠液-血液)

2.腹部损伤诊断不清时,留院观察:15-30分观察一次脉率呼吸血压;每30分观察一次腹部体征;30-60分观察一次RBC、HB和血细胞比容。

3.观察期间不能随便搬动伤者以免加重;不能止痛,以免掩盖病情;不能进食。如果出现肠鸣音减弱或者消失(不会出现亢进)或出现腹胀提示出现严重腹膜炎。

4.实验室:金标准:腹穿;银标准:实质:B超;空腔:X线。

5.治疗

1)实质脏器损伤:抗休克同时手术。

2)先探查实质脏器先肝脾,再探查空腔脏器,先探查污染轻的。

3)腹部脏器损伤时,麻醉选择气管插管麻醉(全麻)

4)处理出血时,先处理污染重的(结肠)

6.肝破裂:开放伤最常见,右上腹痛,表现为内出血和腹膜刺激征,右侧膈肌抬高;脾破裂:闭合伤最常见,左上腹痛,表现内出血,切脾易导致肺炎链球菌肺炎;胰腺破裂:正中痛,方向盘、车把伤,腹膜炎出现晚,症状轻,损伤后手术时一定探查十二指肠肠。容易并发胰腺脓肿和假性囊肿;小肠破裂在肠破裂里最常见,腹膜炎出现早,症状重;结肠破裂少见,腹膜炎出现晚症状重。

7.治疗:小肠破裂:立即手术,一起修补;结肠破裂:右侧:一期修补;左侧:先造瘘,3-4周后二期处理。

年执业医师QQ群,执业药师QQ群

群里优质医考资料免费下载,别输在起跑线上,赶快加入我们吧!!









































白癜风的饮食影响
北京治疗最好白癜风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uopkk.com//mjccjc/1691313.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