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由医学教育网提供

病例分析

一、初步诊断:艾滋病;肺孢子虫肺炎;Ⅰ型呼吸衰竭。

二、诊断依据:

患者有同性性交史,实验室检查HIV抗体初筛试验阳性,CD4阳性细胞计数66/μl,患者间质性肺炎,考虑肺孢子虫肺炎,胸片呈磨玻璃样,抗生素无好转,故可诊断艾滋病和肺孢子虫肺炎。患者呼吸明显加快30次/分,氧分压降低58mmHg,二氧化碳分压正常,故可诊断Ⅰ型呼吸衰竭。

三、鉴别诊断:真菌性肺炎;支原体肺炎、病毒性肺炎;Ⅱ型呼吸衰竭

四、进一步检查:复查HIV抗体,痰液检查,肝肾功能,血常规、尿常规。

五、治疗措施:抗HIV病毒治疗;复方磺胺甲异恶唑;注意休息,给予高热量、多维生素饮食;吸氧。

病例分析

初步诊断:A型胃炎;巨幼红细胞贫血;中度贫血。

诊断依据:患者食欲下降、腹胀,伴有恶心、嗳气,壁细胞抗体和内因子抗体阳性,可诊断A型胃炎。

根据MCVfl,MCH36pg均高于正常值,内因子抗体阳性,维生素B12吸收障碍,可以诊断巨幼红细胞贫血;Hb81g/L,为中度贫血。

(2)鉴别诊断:B型胃炎;消化性溃疡;缺铁性贫血,

(3)进一步检查:胃镜并病理活检,骨髓细胞检查。

(4)治疗措施:终身注射维生素B12,糖皮质激素,复合维生素,多潘立酮助消化。

一、初步诊断

1.急性胰腺炎;

2.胆石病;

二、诊断依据

1.急性胰腺炎:

(1)老年患者,急性病程;

(2)饱餐后出现持续性上腹部疼痛,伴发热,向腰部放射;

(3)体温达37.8℃,呕吐,吐后不缓解,无肌紧张和反跳痛;

(4)尿淀粉酶升高,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

(5)腹部B超:胆囊多发结石。

2.胆石病:腹部B超检查所见。

三、鉴别诊断

1.消化性溃疡穿孔;

2.急性肠梗阻;

3.急性心肌梗死。

四、进一步检查

1.血脂肪酶,监测血、尿淀粉酶变化;

2.肝、肾功能,血胆红素,电解质(尤其血钙)及动脉血气分析;

3.腹部CT;

4.立位腹部X线平片;

5.心电图。

五、治疗原则

1.监护,禁饮食、胃肠减压;

2.积极补液,营养支持方法,维持水电酸碱平衡;

3.合理应用抗菌药物;

4.抑制胰腺外分泌及胰酶活性,如抑酸剂、生长抑素等;

5.如病情加重可酌情考虑外科治疗。

初步诊断:左下肢丹毒

诊断依据:1、左小腿皮肤红肿伴发热3天

2、查体:左小腿皮肤红,烧灼样疼痛,患侧腹股沟淋巴结肿大、触痛,皮疹色鲜红、微隆起。病变进展:左足趾间潮湿,有水泡。

3、血常规:白细胞总数升高,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

鉴别诊断:1、急性蜂窝织炎

2、过敏性皮炎

3、急性淋巴管炎

进一步检查

1、复查血常规

2、胸部透视

治疗原则:

1、抬高患肢

2、局部用50%硫酸镁溶液湿敷

3、抗生素治疗至症状消失后3~5天,以防复发。

病例分析。

一、初步诊断:

1.肝硬化失代偿期

2.自发性腹膜炎

3.慢性病毒性肝炎(乙型)

二、诊断依据

1.肝硬化失代偿期

1)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乏力、全腹胀满,伴双下肢轻度水肿。

2)颈部可见蜘蛛痣、巩膜黄染。

3)血总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均高于正常值,白蛋白减低。

2.自发性腹膜炎

1)10天前腹胀加重伴腹痛、发热,体温升高。

2)腹部明显膨隆,腹壁静脉显露。

3)全腹压痛(+),轻度反跳痛,肝脏触诊不满意,液波震颤(+)。

3.慢性病毒性肝炎(乙型)

1)3年前出现无明显诱因出现乏力,全腹胀满,进食后加重,伴双下肢水肿的表现。

2)实验室检查HBsAg(+)

三、鉴别诊断

1.原发性肝癌

2.其他原因引起的腹水(如结核性腹膜炎等)

3.肝脓肿

四、进一步检查

1.腹部B超或CT,心电图

2.腹水常规、病原学及细胞学检查

3.凝血功能及血沉检查

五、治疗原则

1.卧床休息,控制饮食,补充白蛋白。

2.保肝,合理运用利尿剂。

3.酌情放腹水。

4.根据腹水常规的结果使用敏感的抗生素。

5.内科治疗无效或病情恶化可以使用外科手术进行治疗。

26号题答案

初步诊断:1.右侧腹股沟斜疝(嵌顿疝);2.肠梗阻。

诊断依据:1.老年患者右下腹可复性包块3年,初步诊断右侧腹股沟斜疝,不能还纳10小时,手法无法复位可初步诊断嵌顿疝。

2.10小时以来未排气、排便,肠鸣音亢进,X线腹部可见多个大小不等液气平,可诊断肠梗阻。

鉴别诊断:1.腹股沟直疝;2.股疝;3.睾丸鞘膜积液;4.精索鞘膜积液,

进一步检查:1.疝造影术2.肿物B超检查3.心、肺功能检查,心电图4.血糖、肝肾功能检查治疗措施:1.手术治疗;2.患者白细胞升高,抗生素治疗,头孢三代;3.卧床休息,高蛋白营养饮食,多吃新鲜水果蔬菜。

一、初步诊断系统性红斑狼疮狼疮肾炎

二、诊断依据1、舌尖部溃疡2、指关节轻度肿胀,无畸形3、双下肢水肿,右侧肢体肌张力降低,病理征阳性4、ANA1:,抗dsDNA抗体71IU。5、蛋白尿(++)三、鉴别诊断1、类风湿关节炎2、原发性肾小球疾病3、白塞病

四、进一步检查1、补体C3、C4检查2、24小时尿蛋白定量3、尿相差显微镜检查4、肾穿刺活检5、胸部x线片检查

五、治疗原则1、糖皮质激素治疗2、免疫抑制剂治疗3、休息,避免使用可能诱发狼疮的药物

(一)初步诊断胃食管反流病

(二)诊断依据:胃食管反流病(1)患者女性,间断反酸、烧心8年。(2)主要症状:患者8你那齐纳开始间断出现反酸、烧心,饱餐后加重,近半年上述症状加重伴吞咽食物时有胸骨后通透,资费“奥美拉唑”后症状可缓解。

(三)鉴别诊断1.缺血性心脏病2.食管肿瘤3.消化性溃疡

(四)进一步检查1.胃镜。2.血脂,血糖,心肌酶谱,肿瘤标志物。3.心电图,超声心动图,胸片,冠状动脉造影。4.食管pH监测和食管压力。5.消化道X线。

(五)治疗原则1.一般治疗适当控制饮食。2.应用抑酸药物。3.促胃肠动力。4.上述治疗无效可选择手术或内镜治疗。

初步诊断:

1.腹部闭合性损伤(胰腺损伤);(题干不全,推测答案)

2.水肿性胰腺炎;

3.继发性腹膜炎;

4.腹腔积液。

诊断依据:

1.患者开车追尾腹部撞击方向盘史导致腹部疼痛,可诊断腹部闭合性损伤(胰腺损伤)。

2.方向盘可撞击至胰腺区域,患者腹部持续性剧烈疼痛,伴有恶心、呕吐,低热,诊断为水肿性胰腺炎。

3.腹略膨隆,全腹压痛、肌紧张、反跳痛,可诊断为继发性腹膜炎。

4.肝浊音界消失,移动性浊音消失可诊断腹腔积液。

鉴别诊断:1.脾破裂伤;2.十二指肠伤;3.肝破裂伤;

进一步检查:1.血尿淀粉酶2.腹部B超、CT3.腹腔穿刺或灌洗术4.剖腹探查5.肝肾功能检查、尿常规治疗措施:1.手术治疗,对浅表胰腺组织挫伤、裂伤以及不伴有胰管伤者,可单纯修补和充分引流;2.可使用抗生素治疗;3.奥美拉唑、胃粘膜保护剂。

一、初步诊断:

急性细菌性痢疾

二、诊断依据

急性细菌性痢疾

1)不洁饮食史,夏季发病。

2)急性病程,发热、腹痛、腹泻,脓血便,里急后重明显。

3)左下腹压痛,肠鸣音活跃。

4)血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升高;粪常规可见大量白细胞和少量红细胞。

三、鉴别诊断

1.溃疡性结肠炎

2.急性阿米巴痢疾

3.食物中毒

四、进一步检查

1.粪培养+药敏试验

2.粪找溶组织阿米巴滋养体

3.血电解质、肝肾常规检查

五、治疗原则

1.敏感抗菌药物治疗。首选喹诺酮可,并根据药敏试验调整。

2.营养支持,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对症治疗。

3.消化道隔离指粪培养连续两次阴性。

一、初步诊断:

右股骨开放性骨折

失血性休克

二、诊断依据

右股骨开放性骨折

1)车祸后出现有大腿畸形,疼痛,不敢活动。

2)右大腿创口内可见骨折断端,局部肿胀,压痛(+),有异常活动。

3)X片可以看出股骨中断。

失血性休克

1)右大腿有一创口,出血较多。

2)患着表情淡漠,口唇苍白,血压偏低。

3)右大腿中段有一长约5cm的创口,活动性出血,右足背动脉减弱。

三、鉴别诊断

1.骨盆骨折

2.右髋关节脱位

3.右髋关节骨折

四、进一步检查

1.血电解质、肝肾常规检查

2.心电图检查

3.胸片、B超

五、治疗原则

1.对伤口进行清创处理。

2.严密观察,止血并备血以备不时之需。

3.手术复位。

一、初步诊断

甲型病毒性肝炎

二、诊断依据

1、外出旅游,有不洁饮餐史。

2、临床表现为乏力、纳差、厌油腻,恶心,呕吐胃内容物,小便浓茶样。

3、发热、全身皮肤巩膜重度黄染,肝大,肝区叩击痛(+)。

4、ALT,AST,TBiL升高,尿胆原与尿胆红素阳性。抗HAV-IgM阳性。

三、鉴别诊断

1、其他肝炎病毒或非嗜肝病毒引起的病毒性肝炎

2、自身免疫性肝炎

3、溶血性黄疸

4、肝外梗阻性黄疸

四、进一步检查

1、腹部B超。

2、其他肝炎病毒免疫标记物检查。

3、复查肝功能,凝血功能。

五、治疗原则

1、一般治疗:注意休息、清淡饮食、严禁饮酒、避免使用对肝脏有损害的药物。

2、对症支持治疗:保肝、降酶、退黄。

一、初步诊断

营养性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

二、诊断依据

1、母乳喂养,未添加辅食及鱼肝油,汗多、烦躁、哭闹、睡眠不安。

2、前囟1.5cm,枕部脱发,按压颅骨有明显的乒乓球样感。

3、血钙2.10mmol/L,血磷降低,碱性磷酸酶升高。

三、鉴别诊断

1.其他佝偻病(肾小管酸中毒、低血磷、抗维生素D佝偻病、维生素D依赖性佝偻病、肾性佝偻病等)

2.黏多糖病、软骨营养不良、脑积水

四、进一步检查

1、血清25-(OH)D3;甲状旁腺素测定

2、骨骼X片检查

3、肝肾功能

五、治疗原则

1.一般治疗:加强营养,及时添加辅食,增加户外运动和日照时间

2.应用维生素D剂、钙剂治疗

一、初步诊断:子宫肌瘤、中度贫血。

二、诊断依据:

1、子宫肌瘤:

(1)中年妇女,月经量增多伴经期延长,阴道不规则流血

(2)下腹包块:子宫前位,增大如3月大小,表面可触及多个结节状突起,质硬无压痛

(3)子宫肌瘤压迫症状:尿频

2、中度贫血:

(1)月经量增多3年,面色苍白贫血貌

(2)血常规:Hb70g/L

三、鉴别诊断:

1、子宫腺肌瘤

2、子宫肌瘤恶变

四、进一步检查:

1、B型超声检查

2、分段刮宫

3、血β-hCG检测

4、凝血功能检查

5、术前检查:血常规、尿常规、凝血功能、肝肾功能、心电图

五、治疗原则:

1.剖腹探查,切除子宫

2.纠正贫血

3.术后预防感染

 一、初步诊断

  1.缺铁性贫血。

  2.中度贫血。

  二、诊断依据

  1.缺铁性贫血:

  (1)慢性起病,出现乏力、面色苍白、心悸等贫血症状,活动后加重。

  (2)有胃大部切除史

  (3)贫血貌,睑结膜和口唇苍白,心率快,心尖部2/6级收缩期吹风样杂音。

  (4)血常规检查符合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2.中度贫血(可以不写,为了答案更全面写上不扣分)

  (1)中年男性,胃部手术史。

  (2)Hb75g/L

三、鉴别诊断

  1.直、结肠肿瘤

2.慢性病性贫血。

  3.铁粒幼细胞性贫血。

  四、进一步检查

  1.血清铁蛋白、总铁结合力测定。

  2.骨髓检查和铁染色。

  3.血清癌胚抗原(CEA)检测。

  4.肛门指检。

  5.必要时行直、结肠内镜检查。

  五、治疗原则

  1.补充铁剂。

  2.去除病因。

一、初步诊断

1.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

2.Ⅱ型呼吸衰竭

3.呼吸性酸中毒

二、诊断依据

1.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

(1)青年女性,慢性病程。

(2)反复发作性咳嗽。夜间发作明显,与接触刺激性气味或“上感”有关,经激素和支气管舒张剂治疗缓解。

(3)突发喘息,呼吸频率增快,可闻及哮鸣音。

(4)过敏性鼻炎病史

(5)肺功能检查示: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

2.Ⅱ型呼吸衰竭

动脉血氧分压(PaO2)8.0Kpa(60mmHg)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6.7Kpa(50mmHg)。

3.呼吸性酸中毒

根据pH7.23降低和PCOmmHg增高。

三、鉴别诊断

1.急性支气管炎

2.左心衰竭

3.变态反应性肺浸润

四、进一步检查

1.胸部X线片检查。

2.肺功能检查。

3.血清特异性IgE,皮肤过敏原试验(病情控制后)

4.心电图检查、必要时超声心动图检查。

五、治疗原则

1.休息、吸氧、避免接触变应原。

2.吸入β2受体激动剂,抗胆碱能药物,口服茶碱控释剂。

3.口服或吸入糖皮质激素。

4.必要时机械通气治疗。

一、初步诊断

1.右下肺肺炎

2.右侧胸腔积液

二、诊断依据

1.右下肺肺炎

(1)中年男性,急性发病,发热伴咳嗽、咳痰3天

(2)T38.7℃,右下肺变实体征(病变部位叩诊浊音)。

(3)血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

(4)X片示右下肺斑片状阴影。

2.右侧胸腔积液

(1)右肋膈角消失,外高内低弧形线影

(2)胸部B超示:右侧胸腔积液最大深度4cm.

三、鉴别诊断

1.肺脓肿

2.肺结核

3.脓胸

4.恶性胸腔积液

四、进一步检查

1.痰培养+药敏实验

2.痰涂片抗酸染色、PPD试验。

3.血电解质,血糖,肝、肾功能检查。

4.胸腔穿刺,胸水送常规、生化、细菌、细胞学简单

5.必要时行胸腔镜检查。

五、治疗原则

1.休息、退热、止咳。

2.吸氧

3.广谱抗生素抗感染治疗。

4.必要时机械通气。

以下答案由昭昭老师提供

-07-01中午病例分析讲解

-07-01晚课程真题解析课程









































北京治疗白癜风
白癜风治疗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uopkk.com//mjccjc/1690522.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