擅长研究白癜风的专家 http://m.39.net/news/a_5941698.html

=写在前面=

感谢王建军主任分享此文,希望大家喜欢!^_^

患者,男性,25岁,主因剧烈运动后发现右小腿包块就诊,肌肉收缩时明显。

超声所见:右小腿胫骨前肌局部隆起,向筋膜层膨出,(疝颈部)直径约1.0cm,局部肌筋膜未见明显中断,膨出部分肌纤维连续性尚可,走行迂曲,肌肉收缩时膨出明显,舒张时则回纳入肌层。

超声提示:右小腿胫骨前肌局部隆起,考虑肌疝

图1-2:右小腿胫骨前肌局部隆起,凸向筋膜层,肌纤维尚连续,可清晰观察到疝囊颈部,以及疝出部位连续的肌筋膜。

动图3:胫骨前肌重复收缩、舒张动作,观察肌疝变化。

随后,骨科给予患者手术处理。

肌疝不多见,大多发生于剧烈运动、强体力劳动,或者外伤之后,而小腿胫骨前肌容易受累。

一般来说,肌疝按照是否可复位分为①可复性肌疝和②嵌顿性肌疝,本例为前者;另外根据疝出部位肌筋膜的完整性,还可分为①肌筋膜中断型肌疝和②肌筋膜完整型肌疝两类,本例为后者。

一、肌疝的临床症状是怎样的?

1.疼痛

肌疝患者往往疼痛不严重。

但当肌肉受到筋膜疝环嵌压,出现局部充血、水肿等无菌性炎症时,局部疼痛则会明显加重。

当肌肉压力很大,疝出后被筋膜疝环嵌压,疝出的肌肉不能回纳或回纳不完全,则会出现炎性渗出、肿胀等情况。肌疝可引起肌肉缺血,但一般不致肌肉坏死。

2.局部包块

肌疝患者常以剧烈运动后局部包块就诊。

肌疝所形成的包块一般体积较小,质地较软,局部加压可回纳消失,肌肉收缩、舒张时体积改变。

若疝出部位肌筋膜连续性中断,可触及缺损筋膜疝环卵圆形、锐利的边缘。

若阔筋膜受到冲击或手术切开,可出现体积较大的肌疝,常不可回纳。

二、是什么导致肌疝的产生呢?

1.肌筋膜缺损或薄弱

(1)一般肌筋膜正常存在生理性的缺损或薄弱区,当压力增高时,肌肉便由此处疝出。如腓总神经终末支于小腿中下1/3交界处穿出筋膜形成皮支,局部存在缺损或薄弱区,肌肉可由此处疝出。而肌肉经筋膜神经出口处疝出可导致神经受损、卡压,进而引起一系列的神经症状。

(2)手术损伤或外伤可导致筋膜、肌肉连续性中断,为股疝形成创造条件。如清创缝合时仅缝合皮肤,又如钝性损伤或骨折,都可以导致筋膜、肌肉连续性中断,当肌肉肿胀、压力增高时,可向筋膜外膨出,形成肌疝。

(3)剧烈运动或长时间强体力劳动,动作不协调或负荷过重,以及着地姿势不正确,下肢持力不稳等因素,都可以使下肢肌肉极度收缩,以致肌肉受损,肌外膜纵向撕裂,肌肉由肌外膜撕裂处膨出。

(4)长期慢性损伤导致肌筋膜变薄弱或破裂。

(5)肌筋膜本身病变导致某些部位的肌筋膜薄弱。

2.肌肉压力增高

(1)肌肉剧烈运动或过度活动后,局部代谢增强,血氧浓度降低,代谢产物积蓄,使微循环渗出增加,组织间液增加,导致肌肉肿胀、肥大;然而肌筋膜却限制了肿胀、肥大的肌肉,局部压力增高,进而促使肌肉由薄弱或缺损区膨出,形成肌疝。

(2)有学者认为肌疝是慢性肌筋膜间室综合征的代偿性表现。同样,有文献提出近一半的慢性小腿肌筋膜间室综合征患者存在肌疝。

一起学习一下肌疝吧

学向勤中得,

萤窗万卷书。

三冬今足用,

谁笑腹空虚。

^_^

小于大夫的超声角



转载请注明:http://www.uopkk.com//mjccby/1701470.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