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治疗方法 https://m-mip.39.net/czk/mipso_7375991.html

1.患者,女,40岁,毛绒玩具车间工人,有哮喘史5年。防止哮喘发作最有效的方法是

A.脱离变应原

B.药物治疗

C.免疫治疗

D.对症治疗

E.长期治疗

向下滑动可查看解析及答案~

↓↓

↓↓↓

:A

:大多数哮喘患者属于过敏体质,本身可能伴有过敏性鼻炎和特应性皮炎,或者对常见的经空气传播的变应原(螨虫、花粉、宠物、真菌等)、某些食物(坚果、牛奶、花生、海鲜等)、药物过敏等(B错)。本案例患者考虑为毛绒玩具诱发哮喘,最有效的方法是脱离变应原(A对)。

2.股疝通过股环、经股管突出于

A.腹股沟管阿

B.股部卵圆窝

C.腹股沟韧带上方

D.股三角内侧

E.骨盆腔隙韧带

向下滑动可查看解析及答案~

↓↓

↓↓↓

:B

:股疝为疝囊、经股管向股部卵圆窝突出形成疝。

3.患儿口腔出现白色膜状物,棉签擦去呈红色,婴儿疼痛哭闹。属于

A.真菌感染

B.病毒感染

C.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

D.细菌感染

E.支原体感染

向下滑动可查看解析及答案~

↓↓

↓↓↓

:A

:口腔黏膜白色膜状物,擦去后呈现红色,应是白色念珠菌感染造成的鹅口疮,属于真菌感染。

4.题干:诊断ARDS必备的检查是

A.X线检查

B.血气分析

C.呼吸功能测定

D.血流动力学测定

E.心电图

向下滑动可查看解析及答案~

↓↓

↓↓↓

:B

:血气分析是诊断ARDS必备的辅助检查(B对)。

5.护理伦理中的基本原则是

A.公正原则、尊重原则、行善原则、自主原则

B.公正原则、平等原则、行善原则、尊重原则

C.维护病人利益原则、公平原则、主动原则、自主原则

D.公正原则、不伤害原则、行善原则、自主原则

E.尊重原则、平等原则、自主原则、行善原则

向下滑动可查看解析及答案~

↓↓

↓↓↓

:D

:护理伦理基本原则是在护理活动中调整护理人员与病人、护理人员与其他医务人员、护理人员与社会相互关系的最塞本的出发点和行为准则。护理伦理基本原则是社会主义道德原则在护理领域里的具体运用和体现,是护理伦理具体原则、规范、范畴的总纲和精髓,在护理伦理体系中处于首要的地位,起着主导作用。它是护理人员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选择良好的护理道德行为,进行护理伦理评价和教育应遵循的原则,也是衡量护理人员道德水平的最高标准。护理伦理基本原则包括自主原则、不伤害原则、公正原则、行善原则等。

6.胃直接分泌的物质除外

A.盐酸

B.黏液

C.胃泌素

D.胃蛋白酶

E.碳酸氢盐

向下滑动可查看解析及答案~

↓↓

↓↓↓

:D

:胃蛋白酶是胃主细胞分泌的胃蛋白酶原经盐酸激活转变而来。

7.患者男性,34岁。右侧第4~7肋骨骨折并发气胸,呼吸极度困难,发绀,出冷汗。检查:血压65/40mmHg,气管向左侧移位,右侧胸廓饱满,叩诊呈鼓音,颈、胸部有广泛皮下气肿,首要的处理方法是

A.立即开胸探查

B.胸膜腔穿刺排气减压

C.输血、补液

D.气管插管辅助呼吸

E.吸氧

向下滑动可查看解析及答案~

↓↓

↓↓↓

:B

:患者表现符合张力性气胸特点,由于伤侧胸膜腔压力不断升高,严重影响呼吸循环功能,应立即给予减压。

8.男婴,3个半月。3周前曾患肺炎。按计划免疫接种程序,此时应接种

A.麻疹疫苗第一次

B.脊髓灰质炎糖丸第一次

C.乙肝疫苗第二针

D.百白破混合制剂第二针

E.百白破混合制剂第一针

向下滑动可查看解析及答案~

↓↓

↓↓↓

:E

:3个月小儿应预防接种脊髓灰质炎糖丸第二次、百白破混合制剂第一针(E对)。麻疹疫苗第一次应于8个月接种,乙肝疫苗第二针应于1个月接种,百白破混合制剂第二针应于4个月接种。

9.蓝光治疗新生儿黄疸的原理是

A.使间接胆红素转化为尿胆原

B.使直接胆红素转化为尿胆原

C.使间接胆红素转化为直接胆红素

D.使间接胆红素转化为光一氧胆红素

E.使直接胆红素转化为光一氧胆红素

向下滑动可查看解析及答案~

↓↓

↓↓↓

:D

:蓝光疗法是以波长~nm的蓝色荧光管照射新生儿的皮肤,可使血清及照射部位皮肤间接胆红素转化为光?氧胆红素,并经胆汁及尿排出体外,以降低血清间接胆红素的含量。

10.正常小儿白细胞分类出现两次交叉的时间(或年龄)分别是

A.出生后2?4天和1?3岁

B.出生后4?6天和4?6岁

C.出生后6?8天和4?6岁

D.出生后8?10天和8?10岁

E.出生后13?15天和13?15岁

向下滑动可查看解析及答案~

↓↓

↓↓↓

:B

:出生时中性粒细胞占60%?65%,淋巴细胞占35%。随着白细胞总数下降,中性粒细胞比例也相应下降,生后4?6天两者比例相等。随后淋巴细胞比例逐渐上升,约占60%,中性粒细胞占35%,至4?6岁时两者又相等,此后以中性粒细胞为主,逐渐达成人水平(B对,ACDE错)。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及单核细胞各年龄期差异不大。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uopkk.com//mjccby/1701426.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