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疝气即小儿腹股沟疝气,俗称脱肠,是小儿泌尿科手术中最常见的疾病。在胚胎时期,腹股沟处有一腹股鞘状突,可以帮助睪丸降入阴囊或子宫圆韧带的固定。有些小孩出生后,此鞘状突关闭不完全,导致腹腔内的小肠、网膜、卵巢、输卵管等进入此鞘状突,即成为疝气;若仅有腹腔液进入阴囊内,即为阴囊水肿。疝气一般发生率为1-4%,男生是女生的10倍,早产儿则更高,且可能发生于两侧。

  症状:疝气可能在出生后数天、数月或数年后发生。通常在小孩哭闹、运动、解便后,在腹股沟处会有一鼓起块状物,有时会延伸至阴囊或阴唇;有可能在卧床休息或睡觉后自行消失。严重者会腹痛、恶心、呕吐、厌食或哭闹不安。

治疗:采取艾灸神阙,小腹部痛点(阿是穴),每次每穴艾灸10-15分钟,使宝宝感觉热热的。

用艾灸给孩子治疗疝气,孩子会很舒服,没有副作用,几日内就会看到很好的疗效。在艾灸和温热的作用下,会快速促使疝内容物自然回缩还原;增强腹壁、腹膜组织弹性和强度,杜绝疝内容物反复突出,在艾灸的温热和药气的作用下,起到了温阳散寒,理气生机的功效,治疗干净彻底。

可以每天给孩子揉肚子,手法要轻,每天一到两次。这样即对孩子的康复有力,也同时促进了母子之间的交流。

方法:叫孩子平躺,双手搓热,手掌向下,平放在宝宝脐部,按顺时针方向轻轻推揉。这不仅可以加快宝宝肠道蠕动进而促进排便,并且有助于消化。每天1-2次,每次下。这叫补气。

给小儿推脊可以升阳,提高免疫力。手法应以轻快柔和为主。捏脊法:用双手的中指、无名指和小指握成半拳状,食指半屈,拇指伸直对准食指前半段,然后顶住患儿皮肤,拇、食指前移,提拿皮肉。自尾椎两旁双手交替向前,推动至大椎两旁,算作捏脊一遍。每天3-5遍。

这些方法都是绿色疗法,综合起来治疗会更有效果。什么事都不能心急,一次两次可能看不到明显的效果,一定不能气馁,治疗疾病就是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千万不要着急,尤其是艾灸,这是个慢性的过程,坚持下来的都有疗效。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uopkk.com//mjccyy/1700261.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