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上海股疝专科治疗医院 >> 股疝诊断 >> 9个常用减肥穴位图例,按摩手法及详解
1、水分穴:腹前正中线,脐上1寸。功用:利水消肿。水分穴,是人体穴位,别名:中守穴,中管穴,分水穴。为任脉上的重要穴位之一,主治腹泻等疾病。位于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1寸。取穴道的时候常让患者采用仰卧的姿势,以便实施者能够准确的找寻穴道和顺利的实施相应的按摩手法。
2、天枢穴:脐旁2寸。功用:调胃肠、理气血,消积化滞。天枢穴是临床常用穴位,其应用以治疗肠胃疾病为主。天枢穴属于足阳明胃经,是手阳明大肠经募穴,位于腹部,横平脐中,前正中线旁开2寸,当腹直肌及其鞘处,有第10肋间动、静脉分支及腹壁下动、静脉分支,布有第10肋间神经分支,深部为小肠。主治胃肠病证,月经不调、痛经等妇科疾患。
3、腹结穴:脐下1.3寸,旁开4寸。功用:通腑化浊。隶属足太阴脾经。治腹痛,泄泻,疝气
配伍配气海、天枢治腹痛刺灸法直刺1~2寸[定位]在下腹部,大横下1.3寸,距前正中线4寸。
在腹内、外斜肌及腹横肌肌部;有第十一肋间动、静脉;布有第十一肋间神经
4、四满穴:脐下两寸,旁开0.5寸。功用:利水除满。隶属足少阴肾经。[定位]在下腹部,当脐中下2寸,前正中线旁开0.5寸。
5、关元穴:腹前正中线,脐下3寸。功用:益气固体,利水化湿。有培元固本、补益下焦之功,凡元气亏损均可使用。关元穴临床上多用于泌尿、生殖系统疾患。
6、血海穴:髌骨内上缘2寸。功用:健脾化湿,活血调经。血海穴,是足太阴脾经的一个普通腧穴,位于股前区,髌底内侧端上2寸,股内侧肌隆起处,在股骨内上髁上缘,股内侧肌中间;有股动、静脉肌支;布有股前皮神经及股神经肌支。主治妇科病,血热性皮肤病,膝股内侧痛。
7、丰隆穴:外膝眼直下8寸,胫骨旁开1.5寸。功用:健脾胃,化痰湿。其位于人体的小腿前外侧,外踝尖上八寸,条口穴外一寸,距胫骨前缘二横指(中指),可主治头痛、眩晕等。
8、三阴交穴:内踝上3寸,胫骨后缘取之。功用:滋肝益肾,健脾利水。三阴,足三阴经也。交,交会也。三阴交穴名意指足部的三条阴经中气血物质在本穴交会。本穴物质有脾经提供的湿热之气,有肝经提供的水湿风气,有肾经提供的寒冷之气,三条阴经气血交会于此,故名三阴交穴。
9、曲池穴:屈肘90度,肘横纹头外0.5寸。功用:清热利湿。属于手阳明大肠经之合穴,出自《灵枢·本输》。此腧穴在肘横纹外侧端,屈肘,当尺泽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有清热解表、疏经通络的作用;临床上主要用于配合治疗手臂痹痛、上肢不遂,热病,高血压,癫狂;腹痛、吐泻,咽喉肿痛、齿痛、目赤肿痛,瘾疹、湿疹、瘰疬等病症。
点击以下文字阅读:
《黄帝内经》中医四大名著之一
《伤寒论》中医四大名著之一
《金匮要略》中医四大名著之一
《温病学》中医四大名著之一
《中医基础理论学全集》
《中医针灸学全集》
《中医系统解剖学全集》
《最全体检报告全集》
《常见疾病一分健康》
《中医针灸班招生简介》
《正骨整脊·艾灸招生简介》
《刃针·疑难杂证特效班简介》
《最全体检报告》
《中医十四经脉走向动态/穴位图》
《中医人的春天,免费预约试听中医课程》
招生课程简介:
专注中医教育,广州南医大,南百源,长期有小班实操为主课程:
《中医针灸班》
《推拿正骨班》
《脐针脏腑调理班》
《私密产后修复班》
《报考专长医师》
另有报考医途径:《中医确有专长证》《中医专长医师证》《中医师承班》,可申报康复理疗、艾灸、小儿推拿、按摩、刮痧等相关国家证书......
什么样的证书才是权威的证书,才是国家级的证书,如何可以享受人才引进,正规事业备案,是境外作业、对外劳务合作、就业上岗等必备资格凭证呢,本校可报全国通用,中医康复理疗师、中药药剂师、中医骨伤科治疗师、健康管理师、中医按摩师、中西医临床医师、小儿推拿师、家政管理师、公共营养师、食品营养、医学美容保健师、纹绣师、中医养生营养师等余工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