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上海股疝专科治疗医院 >> 股疝病因 >> 学科园地虽来者不ldquo疝r
什么是小儿疝气?
小儿疝气即小儿腹股沟疝气,俗称"脱肠",是小儿普通外科手术中常见的疾病,在胚胎时期,腹股沟处有一“腹膜鞘状突”,可以帮助睾丸降入阴囊或子宫圆韧带的固定,有些小孩出生后,此鞘状突关闭不完全,导致腹腔内的小肠、网膜、卵巢、输卵管等进入此鞘状突,即成为疝气,若仅有腹腔液进入阴囊内,即为阴囊水肿。小儿疝气一般发生率为1%-4%,在早产儿中更高达30%,男生是女生的10倍,且可能发生于两侧。
小儿疝气有什么危害呢?
疝气不是气,是有一部分组织“跑偏”了,因此会对孩子造成危害:包括肠胃不舒服,孩子可能会长期食欲不振或消化不良;疝囊容易发生肥大增生,进而导致尿失禁,严重可导致组织坏死,造成严重感染;有发生急性并发症的可能,由于某次咳嗽、大便等用力使较多的肠段突出后不能回入腹腔,导致急性肠梗阻,引起剧烈疼痛,如不及时处理可引起肠坏死、穿孔乃至腹膜炎死亡等不良后果;疝气不仅会引起疼痛,还可能影响生育功能,小儿疝气会使睾丸处在一个高温的环境,易导致睾丸萎缩,这就是小儿疝气要尽早手术的主要原因;当孩子长期反复遭受疝气影响时,不仅会导致邻近组织器官的功能受到影响,而且使孩子的抵抗力和免疫功能下降,并导致生长发育受到影响。
治疗良方:
小儿单孔腹腔镜经皮完全腹膜外
疝囊高位结扎术
除了极少数小型腹股沟疝的孩子在出生6个月内可能自愈外,绝大多数均不能自愈,也不能通过服药或打针而痊愈,根治方法是手术治疗。目前临床治疗的手术方式有两种:一种是传统开放手术,另一种是腹腔镜微创手术。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是治疗小儿腹股沟疝的常用手术方式,创口小,恢复快。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是通过腹壁放置1个穿刺孔,然后经皮肤在内环位置带线穿刺做高位结扎。目前,腹腔镜下疝囊高位结扎术优点突出,在小儿腹股沟疝的治疗中应用越来越广泛。
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小儿单孔腹腔镜经皮完全腹膜外疝囊高位结扎术的相关知识,通过了解手术知识,希望可以减轻大家的担心与顾虑,安心接受手术治疗,帮助患者尽早恢复健康。
1、器械准备:
5mmTrocar1个、5mm镜头1个、自制疝气针1把、2-0美容针线、1-0丝线。
2、手术步骤:
喉罩全麻成功后,患儿取头低足高仰卧位,手术野常规消毒铺巾。经脐窝纵行切开约0.5cm,气腹针穿刺进腹建立气腹,气腹压维持于6-10mmHg,置入5mmTrocar。于内环口体表投影处切开腹部皮肤,约0.2cm长,由切口处置入带双股2-0涤纶编织线及单股1-0丝线自制疝针针头,在腹腔镜观察下,针头进至腹膜外时,沿内环内侧钝性分离腹膜至内环口底部(男性患儿避开输精管及精索血管、女性患儿不避开子宫圆韧带),于体外轻轻拉出针头内双股线并留置于腹膜外,缓慢退出针头及单股线至内环顶点(腹腔镜下0点钟方向),沿内环外侧钝性分离分离腹膜至双股线留置处,将带单股丝线的针头于腹膜外插入双股线线圈内并往内环方向拉紧双股线,体外缓慢将单股丝线拔出针头,退出针头,拉紧双股线,把单股丝线拉出体外后在皮下打结。如发现对侧鞘状突未闭或隐性疝,均使用相同术式同期处理。4-0薇乔近端缝合脐窝皮下组织,4-0快薇乔间断缝合皮肤。外用人体组织粘合剂保护切口。
3、与开放术式相比,该手术方式具有以下优势:
(1)腹腔镜可直视下清晰显示解剖结构,包括内环口大小、腹壁下动脉、输精管、精索血管、髂血管及神经组织,避免术中副损伤引起术中术后出血、术后疼痛等;
(2)腹腔镜可于内环口近端结扎,达到超高位结扎,降低术后复发率;
(3)腹腔镜手术无需解剖腹股沟管,术中不打开、分离甚至横断疝囊,避免损伤输精管及精索血管,术后阴囊水肿、血肿者少;
(4)对于初次行开放手术的复发疝,腹股沟区解剖结构已破坏、组织粘连,再次行开放手术困难,此时腹腔镜手术可为首选术式;
(5)术中可探查发现对侧鞘状突未闭或隐性疝,可以预防异时疝的发生,从而避免了二次手术;
(6)脐部戳孔切口隐藏于脐窝,术后基本无瘢痕、切口美观;
(7)术中分离面少、切口小,术后疼痛轻、恢复快,术后麻醉清醒即可进食,且均为日间手术、明显缩短住院时间。
温馨提示|孩子常常有各种疾病,小儿疝气为常见一类,小儿疝气的危害较大,家长必定要注意检查。提醒家长,预防的小儿疝气基本准则是防止儿童腹压增高,应避免和减少哭闹、咳嗽和便秘等会导致腹部压力增高的行为,尽量减少奔跑与站立过久,适当注意休息。发现医院治疗,切忌讳疾忌医,防止耽误疝气的最佳治疗时间。愿疝气患者尽早康复!
图文供稿:手术室庄惠娥
审稿:陈兰兰
编辑:邱珊妮
医院
护理园地